为加强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经营管理行为的监督,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资商业银行行政许可事项实施办法》及相关监管要求,近几年商业银行已将高管人员责任审计工作作为内部审计制度常态化。它通过对高管人员履职情况(包括经营决策、经营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等)进行审计和评价,促进管理人员不断提高依法合规经营意识,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现状
  审计制度逐步完善。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化,离任审计作为加强对金融高管人员监督和管理的手段在金融行业已形成共识。各级管理人员在思想观念和实际行动上对离任审计的重视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一是在健全制度、强化管理、人力支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工商银行2002年制定了《中国工商银行高级管理人员离任稽核办法》、总行内审局于2005年制定了《关于规范离任审计报告内容和格式的通知》。2012年在对2009年办法修订的基础上制定了《高级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办法》。二是离任审计对象正在由高级管理人员向中级及基层网点负责人、重要岗位、重要部门操作人员延伸。目前,商业银行离任审计,按照“下管一级,监控两级”的内控管理要求,实行总行对分行及直属分行管理人员实施离任审计;分行对二级分行管理人员及县级支行行长实施离任审计;二级分行对县级支行副职、营业网点负责人以及重要岗位重要部门操作人员实施离任审计,离任审计覆盖面已涉及全行各级管理层。
  审计程序依法合规。目前商业银行离任审计,按照总行高级管理人员经济责任审计办法要求,坚持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本行党委的决定,书面通知内部审计部门,内部审计部门依据人力资源部书面通知,组织审计小组,根据高管分工不同编制责任审计方案,确定审计组长、主审人和审计组成员,同时向被审计对象所在行(单位)发出《离任审计通知书》,要求被审计对象写出书面述职报告,并按规定的审计流程根据需要实施现场或非现场审计的审计工作程序。
  审计成果得到了一定的重视。离任审计不但是对高级管理人员任职期间履行职责情况的一种评价,而且已成为人力资源部门考察和提拔干部的重要参考依据。目前,各商业银行对责任审计评价较好,有一定经营管理能力和开拓创新能力,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符合干部任免条件的,大多数都得到重用或向重要岗位重要部门调动。
  审计工作体系已经形成,队伍素质逐步提高。离任审计作为加强对各级干部的管理和监督,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一项新的管理制度,在全行有了坚实的基础,并且已经成为银行内部控制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目前,各级行离任审计,无论从审计方案到实施审计;从审计报告到问题整改直至档案管理等,制订了较为完备的工作制度和责任制度,离任审计工作正逐步进入规范化、程序化、法律化轨道。各商业银行对审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通过加强培训和实战锻炼,审计人员的素质也逐步提高。
 
  问题
  评价体系不健全,评价标准不统一。目前各级商业银行由于相关配套的审计评价办法尚未完善,对各管理层一把手或部门负责人的评价内容、侧重点等比较笼统,缺乏全面、科学、系统、可操作性强的量化标准,审计方式受局限。当前离任审计多以现场审计为主,受时间、范围、内容、手段等方面制约,审计人员无法对审计对象履职情况实施系统的、全方位的监督,尤其是对贯彻执行国家金融方针政策、经营决策以及化解金融风险,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无操作性强的评价标准,指标采集随意性大,抽样方法不统一,从而影响了离任审计效率和质量,导致评价结论容易产生片面性或主观随意性。
  审计安排存在缺陷,审计重点不够突出,审计评价方法过于简单。主要表现:一是相对集中的管理人员任免与调动,加上计划性不足,客观上增加了离任审计工作量,基于时间紧、任务重、内审力量相对不足的现状,审计人员很难在事前对审计对象进行充分的了解和分析,采取边审计边了解的方法,将直接影响审计质量。二是由于时间紧、任务重,一般要求三五天就要拿出审计评价报告,离任审计更多地表现为应付。要么对审计内容不做深入细致的研究,急于表面文章,要么评价面面俱到,没有重点,反映不出被审人的个性和特点,致使审计风险加大。三是目前离任审计过程中存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就是检查方法过于简单,发现问题浮于表面,缺乏对发现问题的提炼和深层次分析,没有从一个管理者的角度来提出被审计行存在的经营和管理方面的问题,或由于管理者的决策行为不当对该行经营业绩所产生的影响。很难做到根据风险找问题,根据管理找原因,根据机制提建议。
  离任审计范围和深度不够。离任审计内容主要包括被审人任职期间履行工作职责、经营决策行为和经营管理行为三个方面,但在实际工作中,多偏重于经营合规性审计及经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审计,而忽视了经营行为和经营决策方面的审计与评价,资产风险分析及机构发展后劲的分析等方面很难顾及,很难做到根据指标增长情况查找经营决策的优劣,根据决策优劣评价被审计人的履职能力、决策能力、管理能力等,也未能通过分析员工工资的增长、待遇的提高、积极性的调动、费用的使用等因素来评价其以人为本、协调关系、配置资源的能力。
 
  对策
  从组织上保证离任审计工作有序进行。一是坚持“先离岗后审计,先审计后任免”的原则,通过在审计阶段和组织上走流程阶段指定临时负责人的办法,从根本上改变目前离任审计成果转化滞后,离任时不作为或乱作为的问题。在审计过程中,被审计对象,应在原岗位接受审计、检查和质询,积极配合和协助审计工作的正常开展,对审计中查出的问题,应在工作交接时与接任者共同研究,妥善处理和解决。二是建立管理人员监督工作联席制度,实现对管理人员有关信息资源共享以及离任审计成果的综合运用。三是应适时制订年度离任审计工作计划,应尽量避免集中换届、集中调动,内部审计部门对内审人员要经常开展各种形式的风险意识教育,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同时依据人力资源年度计划,提前做好离任审计细化工作,明确全年工作重点。
  从制度上加强离任审计质量控制。一是制订和完善离任责任审计评价标准,规范评价行为。离任审计的目的,就是对被审人任职期间的业绩作出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而评价需要一定的量化标准来体现,否则就难以达到客观公正的要求。因此,当前应以银行现有的各种信息管理系统为平台提取有价值的数据,发现疑点和难点,将审计关口前移。以履行工作职责、经营决策行为和经营管理行为为主要内容,细化评价标准,解决目前评价指标不统一、评语不规范的问题。二是建立审计风险责任制度与督查制度,提高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和业务素质。审计人员应做到依法审计,客观公正,严格执行内部审计准则和纪律,恪守职业道德,并具备过硬的思想作风和业务技能。三是在坚持述职制度的同时建立书面承诺制度。一方面要求被审计人对述职报告做出承诺,对述职事实的全面、真实性负责;另一方面要求被审计人所在单位向审计组做承诺,对所提供审计资料的真实性和完整性负责。
  从方法上深化离任审计工作。一是坚持相关性原则和重要性原则。在进点前要重点做好与人力资源和纪检监察部门的沟通工作,获取被审计人的相关信息。依据被审人所在单位的相关情况制订问卷调查提纲,明确调查内容和形式,查阅被审计人履职期间单位内外历次审计(检查)情况,确定审计检查的重点时段和重点内容。二是对被审计人履职期间的绩效评价应更多地体现“市场”原则,即以同业占比、市场份额、产品营销、服务创新、产品创新等指标为主,逐步改变以任务完成情况、业务发展速度为主要标准的评价方法。这是因为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好坏或者管理者履行职责优劣仅用完成任务或者发展速度来考核是不够的,必须从企业的市场定位、发展后劲以及经营决策等多方面综合衡量,才能说明问题,找出差距,达到审计目的。三是评价指标应根据业务的发展,坚持持续改进的原则。评价指标不能一成不变,应根据业务发展需要定期进行修正,去除不符合实际的指标,增添符合实际的新业务、新产品发展考核指标。只有不断地完善评价标准,离任审计才能够适应审计评价科学、全面、客观、公正的要求。
高顿网校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