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生意现在越来越难做了。”看着人民币即期汇率一度跌至6.125的最近半年最低值,一位外贸企业高管赵刚(化名)无奈感慨说。
  他所说的生意,就是往返内地-香港之间的跨境贸物套利行为,即企业利用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与升值幅度均高于内地在岸人民币的格局,将货物频繁往返内地-香港做跨境贸易,赚取其中的人民币汇兑收益。
  但随着人民币六连跌,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与内地在岸人民币的价差空间迅速收窄,令看似无风险的套利行为瞬间无利可图,甚至导致不少套利企业认赔出局。
  人民币六连跌的背后,市场传闻央行正在“双管齐下”,通过压低人民币中间价与着手进一步放宽人民币汇率浮动区间,扼制卷土重来的跨境贸易套利行为与热钱流入。
  2月25日,央行公布《2013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显示,去年9月以来,外汇净流入规模再度反弹至较高水准,2014年我国跨境资金延续较大净流入的内外部因素依然存在,因此,相关部门需要为防范国际资本流动冲击风险完善调控工具。
  “要持久扼制跨境贸易套利行为及其引发的资金流入风险,需要先让套利者扭转人民币单边升值的预期。”赵刚直言,一旦人民币重新进入升值轨道,跨境贸易套利行为仍将卷土重来。
 
  跨境贸易套利瞬间无利可图
  去年上半年,相关部门曾出台综合措施遏制虚假贸易活动,但跨境贸易套利行为在去年10月份再度卷土重来。
  澳新银行*7报告显示,2013 年第四季度,往返贸易(香港将从内地进口的商品再出口返回内地)约占香港对内地出口总额的51%,高于2013 年*9季度的50%。去年10月,往返交易额甚至达到900亿港元的历史新高,考虑到深圳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出口数据在这段时期没有出现异常数据,不排除有套利企业趁机,再度运作跨境贸易套取汇率价差收益。
  长期以来,香港离岸人民币汇率较内地在岸人民币普遍高于60-80个基点,令跨境贸易套利行为年化收益相当可观。
  举例说,套利企业从银行贷出100万美元,先按内地人民币兑美元汇率6.10结算为610万元人民币,再通过进口货物将这笔钱汇往香港关联公司账户,由于香港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为6.08,610万元人民币摇身变成100.32万美元。一周后,套利企业只要将这批货物出口回香港换回100万美元归还银行,3200美元汇兑收益就落袋为安。
  赵刚透露,若按1年52周测算,100万美元本金将产生16.64万美元汇兑收益,回报率接近16.64%。多数套利企业为了应对监管,则寻找直接凭出口报关单、合同或发票实现付汇收汇,且无需联网核查的A类企业“合作”。
  甚至个别拥有良好信用记录的外贸企业还组建跨境贸易套利部门,向境内套利者筹集资金扩大跨境贸易套利规模。
  最近6个交易日,香港离岸人民币跌幅接近0.8%,令其与内地在岸人民币汇率价差大幅收窄,跨境贸易套利瞬间变得无利可图。
  “上周末,已有内地套利企业要求迅速赎回资金,因为跨境贸易套利的人民币汇兑收益,已经低于内地企业拆借资金的融资成本。”赵刚说。
 
  去年跨境资金净流入519亿美元
  赵刚所说的留守者,是一些主要针对境内外不同的人民币存款利率进行套利的企业。他们先在境外低息拆入离岸人民币,再通过跨境贸易,将这笔资金汇往内地账户存入银行,赚取境内人民币存款利率与境外人民币融资成本之间的利差。
  赵刚说,按1亿元资金测算,上述套利行为的年化利差收益接近200-250万元,由于这类套利者基本不靠境内外人民币汇率价差套利,近期人民币六连跌不会对他们构成重大冲击。
  这种以跨境贸易作掩护的利差套利行为,正助长大量境外资金流入。
  澳新银行调研发现,截至去年9月底,香港银行业对内地非银行机构的贷款持续增长至2.2 万亿港元,相当于香港未偿还贷款总额的35%。
  央行出台的《2013年中国跨境资金流动监测报告》也显示,2013年企业财务运作导致的跨境资金流动则由2012年净流出754亿美元转为净流入519亿美元,贡献率达50%;去年四季度,企业财务运作又导致跨境资金净流入,贡献同期货物贸易结售汇顺差的9%。
  “这就像是猫捉老鼠的游戏。”赵刚直言,近期跨境贸易套利市场又出现新玩法——个别企业开始寻找香港离岸人民币与内地在岸人民币汇率波动过程的*5价差区间进行套利,即按*6价卖出离岸人民币同时,以最低价买入在岸人民币锁定汇兑收益。即使人民币处于贬值期间,这种做法也能创造不菲收益。
 
高顿网校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会考试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