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们,有在这里路过“业界评论”频道的吗?那就千万别错过高顿网校每天更新的新闻哦。下面是12月12日精挑细选出来的一篇业界评论——吴东华认为结构性改革其实很简单
  广东省尤其是东莞经济转型8年无果,而国内对于经济新常态即限制高投资高招商没办法让经济增速回到两位数增长。于是国内政界、商界、学术界一致得出中国经济陷入中速发展阶段,没有人能够提供离开高投资高招商高出口让经济增速重返两位数的方法,于是得出《结构性改革缘何如此之难》(见《人民日报》2014年12月10日国际版【经济透视】栏目)的共识。为什么得出这种共识?主要是经济研究专家难以打通宏观与微观、国际与国内、金融与实体6个研究,很明显偏门研究经济已经成为制约中国经济调结构、转型的瓶颈,另外,国内企业专家基本上是企业某个方面的研究,并没有综合研究企业的销售、产品、营销、包装、款式、渠道、服务、整合、技术、投资、采购、外贸、品牌、竞争力、利润率、质量等等,笔者由于拥有打通6个研究和研究企业综合创新,并且能够把6个研究、企业综合创新与第四驾马车的一系列整合进行一体化运用于企业战略,故认为结构性改革其实很简单。
  笔者认为,结构性改革仅仅从技术创新、环境污染治理、粗放型发展上升到精细型发展、新兴产业替换传统产业这些角度去思考,这是宏观视角,所以,结构性改革全球都弄不好,如果通过企业综合创新角度去思考,就发现每一个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不同幅度的业绩增加,如果通过加法进行能够应用的创新方法,那么,企业的业绩就会上升很厉害。所以,笔者通过大量研究后得出,通过非常规出牌的销售创新、渠道创新、服务创新、营销创新、组织创新、品牌创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包装创新、款式创新等等,能够给企业带来700%左右的增速,当然这是理论增速。由于现实生活中企业有些方面未必具备创新基础,只具备一部分创新的基础,所以,笔者发现通过综合创新能够给企业带来年新增50%-300%的业绩。
  如果全国企业均这样改造成综合创新,按最低档次计算就是年新增50%的销售额,年利润新增50%以上,将是目前工业利润9%的5.5倍,拉动经济重返两位数增长是一目了然的。
  很明显,中国经济转型并没有在企业层面上发力,而是学美国,企业的事情交给企业自己,政府只是提供服务。实际上,政府并没有提供服务,而是提供税收优惠、土地价格优惠或免费使用、奖励补贴、优惠个人所得税等等。如果把企业管理战略、创新、销售等方面的专家请进门,服务于企业,那么,企业的发展就会大不相同。很多企业家仅仅凭借*9次创业成功,就认为发展企业很容易,于是多元化发展,结果,多元化失败比比皆是,多元化成功率只有三成。
  由于没有从企业综合创新角度突围,没有从企业整合角度突围,没有从宏观微观国际国内金融实体一体化角度打通看问题,终于造成对策企业转型的能力被四分五裂了,自然就有,魏亮《结构性改革缘何如此之难》的诉苦,如“首先,结构性改革本身就是一个难以准确定义的复杂命题。”、“其次,推动结构性改革的愿望总与危机相伴而生,但难以用来对抗危机。”、“再次,结构性改革难以短期见效,需要正确看待短期波动和长期发展的关系,需要一张蓝图干到底的战略定力,需要有利于改革本身的制度创新,也需要吸收短期经济金融冲击、保持经济在合理区间运行的能力,缺一不可。”
  《人民日报》【经济周刊】吴秋余编辑8月份也综述过经济新常态发展,经济增速回不到两位数了,其中有国务院专家也有中国社科院专家,都认为只能接受经济中速增长。实际上,在国内经济告别高投资高招商情况下,通过第四驾马车的一系列整合后再通过综合创新的一系列创新,是能够让企业经济重返2位数增长的。实际上,由《人民日报》彭敏编辑的【经济透视】近来就有这种结构探讨的分析文章,已经遭到笔者的批评。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结构性调整的速度取决于专家的战略研究对策能力是否够宽广,如果打通宏观微观国际国内金融实体、企业综合创新、企业全面整合这三项形成一体化,那么结构性改革其实就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