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笔钱谁出,投行和公司有争议,喋喋不休地吵了几次。”某拟上市公司的内部人士告诉记者。
证监会要求的财务专项核查刻不容缓,可一个项目核查下来投行相当于把工作又做了一次,这笔钱谁来买单?
一位投行保代在微博上吐槽,称他的新疆团队,要核查50%供应商,需要走访1260户农户,这些分布在20多个场站,“问我怎么办?我也不知道”。
“下了飞机就往返于各大客户,连司机都有意见,除了睡觉,一天只有2个小时人是站在地上的,其他时间都在路上跑。”
这是2013年初的保代写照。始于年初的这场规模浩大的IPO财务审查行动,令各家券商投行、会计所、律所全体总动员,偌大的工作量让中介结构疲于奔命、叫苦不迭。
“准备招几个实习生”,IPO发行停滞曾有很多投行进行了裁员减薪,这次专项核查人手不够,一位保代盼着实习生能帮忙做材料。
每天都在路上
财务专项核查涉及面广,其中营业收入和利润的确认是一大重点,而事关收入的供应商和客户读需要重新走访和调资料。
记者在一份券商的财务专项检查自查程序表中发现,与客户相关的核查条目多达20条,其中最为详尽的包括分析客户各月销售收入波动合理性,核查是否引进临时客户,难怪有中介结构笑称自己可以去做侦探。
“在公司销售收入80%来源名单中的所有客户,或者前50家客户都要进行走访和核查。”一家深圳的投行这样要求保代和拟上市公司。
实际上,消费量企业如餐饮和服装,在收入确认上存在颇多难题,需要走访的客户者众。一位保代称:“短短时间内,我们需要核查的客户甚至比申报材料之前范围还要更广。”
上周的几天里,他偕同会计师、公司财务人员在走访供应商和客户的路上奔波,“一天要走访好几家客户,事先设计好路线,时间紧迫,真正到了客户那里只能呆十几二十分钟,拿了材料就走。”
“连司机都有意见,一天只有2个小时人是站在地上的,其他时间都在路上跑。我们的客户还没那么分散,相对好找一点。”上述保代充满疲惫。
一家拟上市公司的财务人员目睹了这一切,他说:“有一回,从一个客户赶到另一个客户那里,已经是晚上8点钟,一群人饥肠辘辘,那家客户留守的工作人员可怜我们,拿出饼干给我们吃。”
“新疆团队告诉我,要核查50%供应商,需要走访1260户农户,分布在20多个场站,问我怎么办?我也不知道。”一位首批保代在微博吐槽,“我是不是要招募60个农民,每人20户,把内容培训一下,带着各种采访设备下基层?老板也想办法,节后说要把一些种植大户请来喝酒,我脑海中马上浮现出几百人的流水席。其实失去专业判断,这些都是过场。”
也许对投行来说,忙碌是一种常态,他们为难的是需要事无巨细地对客户进行调查和访谈,“有一个大客户我们去了三次,每次调了资料又发现不够,人家都不耐烦了。”
另外,“核查令”对关联交易的要求严格,上述投行的一个项目有PE投资,因专项核查需要对实际控制人的关联方进行确认,保代十分为难,“这家PE有50多位合伙人,如果这样要查他们投资的其他企业,看有没有同业竞争的嫌疑。
其次,各位股东的近亲属可能也要纳入调查范围。
这样的核查强度必然让保代也疲于奔命,但却不敢有所懈怠,“证监会到时要进行抽查,如果万一项目被抽中出现问题,我们一年就都白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