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时速的现实版正在上演,主角是退市新政下的ST板块。只不过,ST股似乎并不急于自救,等待“外援”的心态更甚。

  《金证券》根据数据统计发现,截至7月末,A股市场中仍在交易的ST股有77只,*ST股有49只。除了当下市场关注的面值“潜水”公司,若以净资产标准衡量,上交所就有26家ST类公司2011年末净资产为负,深交所则有15家。按照两所ST类股票退市新规,如果2012年净资产继续为负,这些公司面临退市风险。
 

  “没有办法”:ST公司普遍消极

  本周,《金证券》记者对上述41家净资产为负的ST类公司,以投资者身份进行了随机暗访,23家公司给予了明确的回复。

  这23家ST类公司中,包括曾经盛传重组的*ST索芙特、*ST金泰、*ST盛润以及被市场高度关注的*ST能山、*ST兴业、ST太光、ST秦岭等。

  然而,《金证券》的暗访发现,ST类公司更多处于不作为状态,难以给投资者什么希望。《金证券》记者听到最多的一句是“暂时还没有办法”。

  在接受问询的公司中,*ST兴业表现得最为消极。公司董秘办公室工作人员无奈地表示,“公司业务早就暂停了,没有什么业绩,现在只有等。”据了解,*ST兴业2011年末净资产为-29663.2216万元,刚刚发布的2012年半年报显示净资产仍然为负。按照上交所规定,“上市公司的股票在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后,当公司最近一个会计年度经审计的期末净资产为负数时,其股票暂停上市。”ST兴业的“钱途”不妙。

  *ST索芙特的表态相对乐观,公司人士强调,“高管不会让公司陷入退市境地不管的”。但问及将采取什么方法免遭厄运时,*ST索芙特董秘办公室一名男性工作人员言辞含糊,没有明确意见。据悉,*ST索芙特2011年末净资产也为负数,或将陷入与ST兴业同样的境地。

  值得一提的是, *ST长油由于股价长期在1元上方波动,且航运业持续低迷,或成为退市新政下首家A股上市公司。昨日,《金证券》记者致电公司董秘办公室,工作人员只表示“一切以公告为准”,其余不愿回复。随后记者连线了*ST长油独立董事南京大学管理学院副院长茅宁,他表示现在公司在积极行动,有谈回购的、有谈其他方式的,但市场变化很难说,作为独董对这一事件不能随便发表观点,要等公司召开董事会才清楚。

  安信证券研究员诸海滨强调,“交易所的规定是ST类公司是否退市的*10标准,在重组政策收紧的情况下,ST类公司别无他法。”
 

  “等待外援”:习惯政府大包大揽

  采访中,熟悉地方上市公司的一名上海业内人士向《金证券》记者直言,ST类公司看似态度“消极”,实际上更多的是在“等待外援”。“这个外援就是地方政府,拥有地方政府或国资背景的ST类公司更可能获得帮助。”

  记者注意到,SST华塑、ST宜纸、*ST吉药、*ST关铝、*ST石岘等21家ST类公司,2012年*9季度出现净资产为负的情况,这些公司具有地方政府或国资背景。

  《金证券》记者调查发现,由于涉及地方政府的政绩或是职工就业等问题,这些ST类公司此前一直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从而得以保壳。例如*ST石岘,公司2010年接受的政府补助高达4738.61万元,而当年同期的利润总额才740万元;2011年公司也收到政府补助170.72万元,尽管这一年亏损760.22万元。

  “由于地方发改委每年都有要求公司上市的数量指标,所以不可能轻易放弃这些上市公司,必然出手相助;而这些公司也习惯了地方政府大包大揽,坐等地方政府出面。”那位上海业内人士对《金证券》说,很多ST类公司已到了积重难返的地步,单靠地方政府的补助已经很难见效。

  东海证券研究员刘剑锋表示,资产重组、资产置换都将成为地方政府拯救本地ST类公司的可选手段。
 

  退市博弈:黑马或现“牛群”难有

  梳理ST类股票的退市制度变化史,可以发现,从2001年至今共只有74 只A股退市,集中于2007年之前,且逾半数股票的退市源于连续亏损。

  此后,重组吸收合并成为退市的重要原因之一,2007年至今涉及多达20家公司;而因连续亏损退市的竟再没有一只股票,“停而不退”、“亏而不退”情况严重。

  在多方的推动下,监管部门相继发布了ST股退市新政,新增了净资产、营业收入等退市指标。7月27日上交所再次发布了《上海证券交易所风险警示股票交易实施细则(征求意见稿)》,拟设立风险警示板,并将登陆风险警示板的股票涨幅限制在1%,跌幅限制在5%。交易所整理ST板块态度强硬,直接导致ST板块连续跌停。

  不过,出于地方政府出手援助的“猜想”,那位上海业内人士对《金证券》表示,下半年一批ST类股会在新政中死掉,但并不意味着ST板块从此暗淡无光,不排除出现一部分被地方政府托起的“黑马”。刘剑锋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他觉得,便地方政府出手,重组后公司能否可持续产生效益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
 

  延伸阅读

  调账保壳此路不通

  在这场ST公司的保壳大战中,有市场人士向《金证券》记者指出,ST类公司除了依赖地方政府,或还可通过会计手段改变公司盈利数据,帮助公司逃脱一劫。

  昨日,《金证券》记者就此问题,连线了身在国外的立信会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合伙人孟荣芳。孟荣芳为会计界资深人士,担任多家上市公司独董。其表示,按照目前政策,实现这一情况的可能性很小。

  据了解,此前ST类公司最长用的会计手段,就是依靠非经常性损益来调节以实现了账面上的扭亏为盈,但是两市新发布的退市方案中均增加了对净资产和营业收入指标的考量,并且在新政中,增加了“追溯重述”的考量。会计手段可以“蒙蔽一时”,但在“追溯重述”过程中,仍然可能因为历史数据达不到上市标准而被责令退市,因而通过会计手段规避公司退市情形几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