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景德镇市商业银行董事长童玉明
■本报记者 徐建民
一家挂牌仅2年时间的地方性商业银行,如今利税却在当地银行业排名*9。在银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创造出这样业绩的就是景德镇市商业银行董事长童玉明。
对于一家地方性城商行来说,既要面对国有大中型银行的包围,又要面对股份制商业银行的激烈竞争,能够“存活”就算不错,做到行业*9,应该说是个奇迹!当记者问童玉明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时?“其实没有什么诀窍,我们就是紧紧抓住‘规模、质量、效益’这6个字做文章。”童玉明笑答记者。
“对于地方性小银行来说,规模是发展的基础。”童玉明进一步向记者解释说。为此,童玉明一方面积极发展传统资产负债业务;另一方面积极推动业务创新转型。为改善存款结构,吸收低成本存款,童玉明及时调整思路,积极筹划组建机构业务部。机构业务部组建1个月时间内,营销财政专项资金1.25亿元。与此同时,景德镇市商业银行大力开展银行间债券交易,在保证全行流动性的同时,将资金业务的创利功能发挥出来。2012年12月7日,景德镇市商业银行成功发行首款自主研发的人民币理财产品——“锦上添利”,为打造“金融超市”迈出了关键性一步。截至2012年末,景德镇市商业银行资产负债总额分别为71.54亿元和62.51亿元,分别比2009年未增长123.21%和109.20%。
“质量是小银行安身立命的基础。”童玉明对记者说。为了优化信贷结构,提高资产质量,童玉明从中小企业的信贷需求着手,不断创新信贷产品,推出了国内保理、三方联保、可循环贷款等业务,丰富了信贷产品,提升了中小企业客户的满意度。为有效防范不良贷款反弹,控制信贷风险,先后成立了信贷管理中心和法律事务中心,加强风险管控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杜绝各类风险隐患。2012年累计清收不良贷款3871万元。
“效益是小银行生存的前提,没有效益就没有未来。”童玉明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效益从何而来?地方性城商行的效益就是从规模和质量中获取的。2009-2012年,景德镇市商业银行共实现利润7.63亿元,平均每年增长238%, 2011年、2012年盈利水平、上交税金排在当地银行业*9位。2011年该行监管评级达到4A水平,比2009年提升了两档。
“最终目标还是要上市,不过现在还是在打基础。”对于景德镇市商业银行的未来,童玉明胸有成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