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航物流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文江表示,物流行业里,堆场是一个非常值钱的资产,2008年卖掉时已经很值钱了,不存在虚假交易的问题
继渤海租赁[2.34% 资金 研报]、海岛建设之后,S天海[0.00% 资金 研报]成为海航系第三家实现摘帽的上市公司。 只是,在公司股票简称由SST天海变为S天海的过程中,公司的一些“陈芝麻”旧事被翻出来了。
有报道称,2008年底,公司以较高的溢价率出售了旗下新世纪[-0.12% 资金 研报]国际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权。对此,近日,海航物流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文江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物流行业里,堆场是一个非常值钱的资产,公司当时的资产是在很多年前买的,所以账面价值是很低的,到2008年我们在考虑把他卖掉时已经很值钱了,并且接手的第三方跟我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不存在虚假交易的问题”。
收回补偿款成扭亏关键
正所谓大厦将倾,独木难支,在全球航运业进入冰川时期之际,S天海同样难以独善其身,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并不乐观。
公司2012年年报显示,彼时还没有实现摘帽的S天海2012年实现营业收入1.27亿元,同比下降30.45%;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22亿元,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净利润为-9319万元。
“近几年航运业不景气,很多业内大佬们业绩亏损很惨重,S天海仅仅是小惨。”一位接近S天海的人士向记者表示。
据记者了解,公司扭亏为盈的关键在于成功追讨回天海集团塘沽区化纤厂17.63万平方米土地补偿款,仅此一项即为公司贡献利润3.43亿元。该笔款项的回收加上控股股东海航系旗下公司大新华物流豁免的4亿元债务,使得公司成功解除连续三年净资产为负而进入风险警示板交易的危机。
土地补偿款一直是困扰S天海多年的老大难问题。2008年2月,海航系旗下公司大新华物流通过收购SST天海控股股东天海集团持有的29.98%股权,取代天海集团成为公司控股股东。
“当时,S天海经营状况及财务状况都十分窘迫,公司面临许多历史遗留问题。为确保上市公司的持续经营能力,新人大股东大新华物流通过解决诉讼、资金拆借、偿还贷款等方式帮助公司发展,累计偿还逾期贷款近4亿元,同时实现减免逾期贷款利息7586万元,撤销相关诉讼案件14起。但由于原大股东天海集团自身困难重重,其欠S天海6.62亿元的债务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上述接近S天海的人士表示。
2012年12月7日,S天海与天津滨海新城建设有限公司、天海集团签署了《天津市土地整理储备项目补偿合同》,总补偿款34397.46万元分为三期并最迟于2013年11月1日之前支付完毕。至此,困扰公司发展的*5障碍得到解决。
回应质疑高溢价很正常
障碍得到了解决,也使得公司成功摘帽。只是,摘帽之余,公司的一些旧事被再次提及。有媒体报道,2008年12月25日,公司将新世纪国际物流有限公司100%股权出售给天津海润实业集团,预计此笔交易给公司带来的收益高达8890万元以上。
对此,海航物流有限公司总裁助理文江告诉记者,做物流行业的人都知道,堆场是一个非常值钱的资产,并且会不断升值。这家公司在2008年底出售时就已经很值钱了。
谈到天海与海航系的渊源,文江深有感触。“当时我们正在考虑发展物流这个行业,天海是我们发展的一个契机,再加上领导也是天津人,两方面因素促成了我们跟天海的合作。”他坦言,随后,就盘下了这家公司,抱着一个治病的态度开始治理。“我们去天津的团队做了大量的工作,可以说,公司积累很多年的问题都是在我们手里得到了解决,所以之前你们看到的天海可能是一个病危的状态,现在公司已经可以像正常人一样走动了!”
成海航系第三家摘帽公司
S天海并不是海航系旗下*9家实现摘帽的公司,渤海租赁、海岛建设[0.72% 资金 研报]已经先于其实现摘帽。记者从海航内部人士处了解到,2009年9月,海航集团通过对海岛建设原控股股东天津市大通建设发展集团增资入股后成为公司实际控制人。在海航集团重组前,海岛建设借款逾期严重,主要经营性资产均被司法查封和抵押,面临极大的退市风险。
之后,海航系开始对海岛建设开展一系列“清理”工作。2010年4月,公司完成债务重组工作,共计实现1.23亿元收益,使公司2010年实现盈利,成功消除了公司的退市风险。
2011年8月份,海岛建设启动非公开发行项目,约定由海航集团旗下海航国际旅游岛开发建设,以现金注入方式代替公司原控股股东履行资产注入承诺。2012年7月,股改承诺履行完毕。在此基础上,2012年9月3日,公司股票简称由ST海建变更为海岛建设,成功实现摘帽。更早之前,在2011年10月份,海航系旗下另一家重组后的上市公司ST汇通,股票简称已经变更为渤海租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