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时,每一个人或多或少都考过证书,英语、计算机、普通话,小编当年只考了这些基本的证书。当听说有大学生四年考65个证书,摊开一地,足足占了5平方米,摞起来有1.3米高,真有这么奇葩的大学生!
  奇葩的不仅仅是因为他的证书数量,还有,他的学习成绩和社会实践活动。在校期间,他连续两年综合成绩全专业年级*9,坐拥4次奖学金;创办过校志愿者服务队,累积为困难学生募集资金40余万;实习时当过大企业董事长助理,并得到董事长赏识;曾募资10万余元,创业开过传媒工作室。要毕业了,因为工作室缺乏经营经验,打算重新去工作,可是从3月至今,投了50余份简历却没有收到过一回面试通知,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名校生PK考证党,谁强谁弱?
  很多人看到的是他有65个证书和奇葩的实践经历,但非常重要的一点被忽视了——他的学校!安阳工学院文法学院,小编问了周围的同学,都说没听说过。这是一个连听都没听说过的三本院校,一句话,他不是名校生,没有高学历。这位同学搬出了考研师兄考上985院校进入一家500强企业的例子,充分说明了证多不如学历高,有了学历,升职加薪上巅峰,变身高富帅,都是唾手可得,65个证书在一个985院校的学历面前瞬间弱爆了。
  在中国当下,大学分三六九等,同等学历看学校,同等学校比学历,几乎是一个通例,很多人认为学历远远比乱七八糟的证书要重要。而从用人单位的角度讲,当他们还无法判定某个人的能力时,他的学历本身就是能力的一种证明。但这绝不是说非名校毕业生就没有机会,而是说名校毕业生机会更大。非名校生必须面对现实的差距,在就业起点上将身段放得更低。不管能不能考研上985院校,至少我们在高中时期就应该努力学习,比别人做几倍的努力去进名校才有更多机会。
  考证,定位要精准,考含金量高的证书
  65个证书能证明个人能力突出吗?中国目前的考证乱象大家都是有目共睹的,在“考证热”下,各种职业资格证书的含金量大不如前,很多行业的职业资格认定过程如同走过场,甚至沦为一些部门或行业敛财的手段。各种证书的水分大了,自然价值就低了。
  高顿研究院章老师认为造成这位同学如此尴尬的原因是由于证书没有考好,考证定位不精准,建议考生不要投机取巧,去考一些对找工作完全没用的证书。那些没有花费时间和心血,随手一拿的证书,极有可能是废纸不如,丝毫不能证明自己能力。
  相比之下,财会/金融类大学生的生活是:为了通过CPAACCACMA这些含金量较高的资格证书,朝五晚十地学习,专心致志至少要2-3年的时间,甚至更长时间,才有可能拿到资格认证。相比这位孙同学,简直是弱爆了。因为掌握一门技艺,需要实打实的时间投入,而不是靠拿证书的急功冒进。
  真正能起到作用的,永远是你曾经扎实的努力和你现在努力的方向。
 
  (本文作者:陈凤玲  来源:高顿网校)
  原创申明:本文系高顿网校编辑团队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作者及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