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中海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神华集团、中国联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人寿集团6大央企税务风险展开了自查,未来将进入审计阶段。
  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司开展的大企业税收全流程风险管理即将结束自查阶段,进入税务审计阶段。
  大企业全流程税收风险管理,是指国家税务总局大企业司按照企业的行业代表性,以及国家财税政策改革和行业的紧密度,每年安排的一项针对大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审查行动。“2015年,国税总局对六家重点联系企业进行了税务风险管理工作,要用一年的时间完成。自查是其中六个环节的一个环节,目前自查环节中案头审计已经开始了。”一位税务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
  2015年需要进行税收风险管理的企业分别是中海油、中国兵器装备集团、神华集团、中国联通、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中国人寿集团。
  这次审查的时间从2015年的2月开始,将持续一年的时间,分六个阶段进行,分别是信息收集及数据采集阶段、风险识别阶段、风险自查阶段、案头审计阶段、现场审计阶段、反馈提高阶段。
  中税网税务师事务所总裁王冬生认为防控税务风险也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纳税人经常面对的执法部门就是税务局,最有可能爆发的经营风险,就是税务风险;造成损失*5的风险,也是税务风险。税务风险有可能造成“三重损失”: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还影响社会形象,情节严重、性质恶劣的,还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失去人身自由。“曾有大型央企的税务处长,认识全国200多个税务局长,多是在‘救火’一线认识的。”王冬生告诉经济观察报。
  税收风险管理
  什么叫税收风险管理?
  一位自查企业税务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税收风险管理是按照行业代表性,还有国家财税政策改革和行业的紧密度,对企业税收风险的审查和控制。税收风险表现形式为因没有遵循税法可能遭受的法律制裁、财务损失或声誉损害。企业税收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企业纳税行为不符合税收法律法规规定,应纳税而未纳税、少纳税,从而面临补税、罚款、加收滞纳金、刑罚处罚及声誉损害等风险;另一方面是企业经营行为适用税法不准确,没有用足有关优惠政策,多缴纳了税款,承担了不必要税收负担。前几年累计自查了大约15家大型企业,中国烟草、中石油、中石化等榜上有名。
  王冬生认为大企业的税收风险,体现了大企业自身架构、管理、规模等方面的特点,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系统性、全局性、重要性。
  通过自查,企业可以理解税务机关的目的是了解这个政策是不是适合这个行业,是不是确定的、具有可操作性的,是不是能够有利于支持和推动这个行业改革的。因为自查过程中确实有涉及到行业不清晰的,企业也特别希望通过自查,通过税务机关来明确这些问题。
  一家央企的税务处长告诉经济观察报,“我们在接到集团通知之后先成立的自己的自查小组。我们本来就想要对集团下面的子公司做一个税务诊断,因为越来越觉得涉税风险有很大的不可控性,虽然国有企业很少有主动偷漏税动机,但是子公司自己在业务水平上都很有限。于是把本来要做的税务健康检查和税务自查合二为一,既对子公司摸了个底,又把税收风险进行了掌握,还是不错的。”
  上述企业税务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记者,他们聘请了两家中介机构,同时根据自查软件,对企业的税务情况逐项落实。该公司的主要业务是风电,自查的重点是企业所得税。
  按照要求,这次自查行动在5月20日由子公司报给集团,集团于6月5日报给国家税务总局。之后进入现场税务审计阶段。总局在该集团抽了8家单位,各个省市又抽了几家单位。在北京一共抽查了两个单位。
  多交和少交
  企业税务人士在自查过程中发现有的子公司的税收优惠政策享受不当,“三免三减”应该从*9笔收入开始算,但有的子公司是从正式运营的那一年开始算的,试运营的收入就没有算,相当于把税收优惠政策往后延了一年。
  “这次这些情况我们也都发现了,也要求他们补了。还有个别中外合资企业,把税收优惠政策叠加享用了。如果不通过这次自查他们很有可能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这种属于少交税,也有属于多交税的问题,比如有些风电公司,很多合同不用交税,但它们所有签的合同都交税了。尤其是国有企业,我们对他们的税收风险还是非常重视的,我们也怕引起很多后续的问题。通过这次自查,让企业把该交的税都交了,不该交的以后可以避免。这一次自查也相当于请中介机构面对面的给一些偏远地区的财务人员做了辅导。”这位企业税务人士告诉经济观察报。
  在自查中有些企业发现,出现税收风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还是企业税务人员能力不足。“现在税收政策的变化越来越快,下一步要保证相关业务环节人员、涉税人员跟政策的变化保持同步,这需要大量的培训,政策如何准确理解准确执行得有一套的措施。”该企业的另一名税务人士表示,“像风电分公司本身人员编制就特别少,一个人得干好几个人的工作。但是税务工作这么专业的工作,还是需要专业的人员。像西门子这样的一些大型企业都是总部对各分公司的税务进行集中管理,甚至总部直接就把下面的税给报了。”
  “企业真正与中央、地方政府的紧密关系最直接的体现就是税收贡献,因此对税收必须得重视,因为局部问题的暴露,不光是滞纳罚款,关键会影响企业声誉。”上述央企人士表示。
  在央企负责人业绩考核方面,声誉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大企业司里提的董事会对企业的税收风险有监督职责,就是对税务工作和公司治理提出的一个要求。税收工作可以推动企业内部决策,帮助企业优化业务流程,为推动相关业务的决策提供一些支持。
  上述某央企税务处长认为,税收是双刃剑,用的适当就能释放国家政策对于行业的支持。“我们算出一个企业集团很好的执行国家税收政策对经营业绩的影响,我们以前做过一个课题显示,这种影响能达到13%。”
  “我们希望通过这次自查把政策都摸好摸清楚,让企业的管理层不仅在税法方面重视,更在提高企业经营业绩,提高管理能力这种正能量方面去重视。因为国家宏观调控,如果没有通过税法和业务的紧密结合,说明政策没有执行到位,没执行到位就可能出现偏差。所以对企业的税务需要专业的人来管理。”上述税务处长表示。
  他给经济观察报记者拿企业的试运行收入举例,如果试运行收入冲减在建工程,相当于构建资产折旧少了一块。按说应该调整回来,但很多子公司并不知道。税务局规定,在5年之内发现这种做法是允许补调的。“我们简单算了一下账,可能会多交3000多万。因为有很多企业不知道,这部分钱在5年之内是可以要回来的,刚刚有两个企业差一点就到了5年。”上述某央企税务处长说。(来源:经济观察报)

高顿网校精彩推荐:

2015年1月-12月财会考试月历

2015公务员工资改革解析
史上最全
《财经名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