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早间,央行少见地在开市前发布上月金融统计数据。而7月份金融数据透露着经济回暖的迹象。
  2015年7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3.3%,增速较上月末提高1.5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低0.2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增长6.6%,增速较去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
  央行有关负责人在解释M2增速回升较快的主要原因时表示,降准降息政策效应持续释放。今年以来,人民银行连续降准降息之后,社会流动性逐渐宽裕,M2增速从4月份的10.1%逐月回升,5-7月分别回升0.7、1.0和1.5个百分点。降准既通过货币乘数的提高增加了货币供给,也增强了银行的放贷意愿。今年2-7月,M2货币乘数连续5个月上升,由2月的4.21上升到7月的4.78,上升了0.57。降息引导市场利率下行,刺激了贷款需求。今年4-7月,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分别新增7079亿元、9008亿元、1.28万亿元和1.48万亿元,贷款投放逐月增加。
  此外,今年以来,国家加大了稳增长的政策力度,金融机构相应增加了贷款投放。今年前7个月,人民币各项贷款新增8.04万亿元,同比多增2.15万亿元。该负责人称,近期我国资本市场出现波动,为了稳定市场预期、防范金融风险、支持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7月份货币政策和银行体系采取了一些临时性措施,相关操作对货币信贷增长也会产生影响。下一步随着资本市场趋于稳定,这种临时性因素的影响会逐步消退。
  而金融机构债券投资也在增加,派生存款相应增加。今年7月份,金融机构债券投资新增6867亿元,同比多增4907亿元。
  截至今年7月末,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余额90.27万亿元,同比增长15.5%,增速较上年同期和上月末分别回升2.2和2.1个百分点;当月新增贷款1.48万亿元,同比多增1.61万亿元。
  上述负责人表示,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包括:
  一是稳增长政策带动了中长期贷款投放。今年以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稳增长政策,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加大,金融机构中长期贷款明显增加。今年前7个月,金融机构发放的人民币中长期贷款4.15万亿元,同比多增4769亿元,其中,7月当月新增4807亿元,同比多增922亿元。
  二是实体经济投资意愿回暖带动了流动资金贷款需求。今年二季度以来,我国经济呈现企稳回升迹象,实体经济投资意愿有所回暖,带动了流动资金贷款需求。今年前7个月,金融机构流动资金贷款(包括短期贷款和票据融资)新增3.64万亿元,同比多增1.63万亿元。
  三是房地产市场回暖带动了个人住房贷款发放。今年以来,随着房地产市场回暖,个人住房贷款需求明显回升,金融机构增加了个人住房贷款发放。今年前7个月,住户中长期消费贷款(主要为个人住房贷款)新增1.40万亿元,同比多增2818亿元。
  四是地方债置换进展顺利,增强了地方政府项目的融资能力。今年5月中旬以来,财政部下发了2万亿元的地方债置换计划。截至7月末,地方债已发行1.41万亿元,大约完成了财政部置换计划额的七成。地方债置换进展顺利一方面化解了金融机构不良贷款风险,扩大了贷款投放空间;另一方面也缓解了地方政府贷款到期的还款压力,提升了政府项目的融资能力。
  在8月7日发布的第二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中,央行表示,虽然面临的内外部形势依然错综复杂,中国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仍有不少有利条件。
  短期来看,宏观调控经验更加丰富,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的效果已逐步显现,货币
  政策更加注重松紧适度和预调微调,在实施好总量政策的同时更加注重结构优化,流动性整体充裕,市场利率低位稳定运行,社会融资成本继续下行,这些都有助于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就业和经济增长。
  从中期看,推动经济增长不靠强刺激而是依靠改革创新来激发经济活力,随着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和优化服务深入推进,新登记注册企业快速增长,创业浪潮逐步兴起,这些都有助于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一带一路”、“京津冀”及“长江经济带”战略逐步推进,铁路、水利、棚改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和公共设施项目启动实施,有利于稳定投资和经济增长。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扩大公共产品、公共服务供给形成的新双引擎将对经济增长形成支撑。
  从长期看,中国经济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空间大的基本特质没有变,尤其是经济结构调整优化持续推进,服务业加快发展,信息技术、租赁和商务、科技服务、卫生、农林牧渔等行业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以互联网经济等为代表的新增长点加快成长,消费热点不断涌现,未来随着结构调整和改革继续推进,经济增长的潜力还将持续释放,改革红利将推升要素生产率,促进国民经济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本文来源:*9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