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巴菲特股东大会,如今变成全球投资界的狂欢节。巴菲特的投资神话,使得奥马哈变成全球投资者的朝圣地:成千上万的投资人为此而不远万里,汇集于此,一方面想方设法近睹巴神真容,以期沾点“神”气;一方面也期望邂逅各色各样的投资人,交流心得。一个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竟开成了全球财富“盛宴”,这不能不说是股史上空前之事。
其实,巴菲特的投资神话早已为市场所熟知,A股的每次牛市,也都会涌现一大批“中国巴菲特”,他们从行情起步买了股票之后一直捂到行情高峰。由于A股暴涨暴跌的特性,低位的筹码到了高位,其“回报”肯定可以睥睨巴菲特,所以这些“成功人士”即使当时用上了“中国式巴菲特”的称号,说不定心里还有点不服气呢。不过,A股走熊之后,“中国巴菲特”就又杳若黄鹤,最多也就剩下个背影。
巴菲特的投资方法也许会“与时俱进”地作些调整,但根本原则多年来其实并没有多大改变。比如其简单的投资标准:产品简单、易了解、前景看好;有稳定的经营史;经营者理性、忠诚、始终以股东利益为先;财务稳健;经营效率高, 收益好;资本支出少,自由现金流量充裕;价格低廉等。这些标准并没有因市场的涨跌而改变。
其实,说白一点,这应该就是大家常常挂在嘴边的“蓝筹股”的标准。然而由于A股所具有的“中国特色”,“蓝筹股”不常有,“中国式巴菲特”也就时有时无。时至今日,关于巴神的方法是否能适应中国股市,依然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去年本栏曾探讨过关于A股“蓝筹股”的问题,认为以沪深300成份股为首的蓝筹股大多属于“伪蓝筹”,上市公司是否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蓝筹公司,也常常属于“可遇不可求”的因缘际会,这是A股的市场制度使然。这几年,一些老牌的绩优蓝筹股也常常成为市场的“地雷”,虽说有一些别有用心(可做空获利)的人不断传播谣言,但也与上市公司本身并非无懈可击有关。说真的,如果我们拿巴菲特的简单标准套到A股去,几乎就没有啥上市公司值得投资了。
所以,要做真正的中国巴菲特,可能要比美国巴菲特付出更多的努力,至少要有一双比巴菲特更加锐利的“火眼金睛”。毕竟,A股的基本面大多都是捉摸不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