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上市银行中报披露已全部结束,行业整体净利持续下降和不良贷款加速爆发多少都在预期之内,银行不良贷款加速爆发成为中国经济转型、产能出清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现实问题。
  当前银行面临利率市场化压缩传统存贷款业务的利润空间、面临金融脱媒其他金融机构抢夺业务份额,甚至还面临互联网企业的跨界竞争等多个难题,但不可忽视的是,资产质量对其净利的影响。在经济下行期,不良多发,动辄几倍的拨备计提蚕食着银行原本就下降的净利润。
  对资产质量的管控能力成为银行利润增长的限制条件之一,《投资者报》记者梳理16家A股上市银行和5家H股上市中资银行不良贷款数据发现,21家上市银行中,仅南京银行、北京银行、宁波银行、重庆银行、盛京银行、重庆农村商业银行和徽商银行今年上半年不良贷款率低于1%,其中A股仅占三家。不良贷款率*6的是农业银行,截至上半年末不良率达到1.83%。面对不良率和不良贷款规模“双高”,农业银行方面则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回应“贷款质量基本保持稳定”。此外,其他国有大行的不良率都有上升的趋势。
  从变动方面来看,与去年年末相比,仅盛京银行一家不良贷款率下降0.04个百分点,宁波银行持平,其他均有不同程度上升。招商银行不良率上升最快,上升了0.39个百分点。招商银行相关负责人向《投资者报》称:“主要是因为不良贷款认定标准甚至比逾期90天以上贷款更为严格,我们把下半年可能出现违约的‘后备军’全划进不良贷款,风险暴露得比较干净。”
  去年年报业绩发布会中,一些银行高管曾表示,年内不良或将见底。而今年中报的业绩表现则纷纷被“打脸”。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高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王衍行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目前银行业资产质量风险持续暴露是行业过度依赖存贷利差这种盈利模式造成的,银行信贷资产与经济环境强烈的正相关,在经济转型“三期叠加”的特殊时期,受累于银行。“银行要加快转型力度,正确认识形势,现在讲‘见底’、‘拐点’都为时过早。”他说。
  农业银行、招商银行、重庆银行等多家银行也向《投资者报》记者表示,采取多项举措预防和化解风险,对于已出现逾期的不良贷款探索资产证券化等方式予以处置。
  随着货币政策宽松延续,债务置换、资产证券化加速银行风险释放出清,银行混改、混业经营、分拆经营等系列金融改革提速带动估值上升,多家券商对其维持谨慎乐观的看法。
        本文来源:投资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