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人士称属实 或为新规下险资出海购楼首单 房地产业内认为投资风险不小
保险投资新政放宽海外投资渠道后,日前有消息称中国平安[-1.37% 资金 研报]将投资约24亿元人民币在英国购买不动产。有分析人士测算,如果消息属实,中国平安该笔投资可在10年左右收回投资成本。
本报讯(记者 周慧、潘彧) 近日有传闻称,中国平安将投资约2.6亿英镑(约24亿元人民币)买下英国伦敦的标志性建筑劳合社大楼(The LloyDS building)。
昨日,中国平安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没有相关信息披露,不过有业内人士对媒体透露情况属实。据上证报报道,上述业内人士表示,“中国平安确实动用了保险资金进行了这笔海外不动产投资,和它在国内投资成熟商业地产、写字楼的资产配置属性一致。通过投资有价值的商业地产和办公楼宇,来获得稳定可观的租金回报。”
记者了解到,平安收购劳合社大楼一事中,*9太平[2.12%]戴维斯和世邦魏理仕两家着名房地产机构均有参与其中帮忙处理。昨日,记者联系*9太平戴维斯相关人士,其表示,作为房地产服务机构,客户没有正式回应之前,“不可能做出任何回应”,而对于是否有其他险资也有进一步意向,其表示并不清楚,但承认目前海外房地产,尤其是商用物业已经十分火热。
据介绍,劳合社是英国*5的保险组织。评论指出,若中国平安巨资收购英国大楼属实,则是作为保险投资新政放宽海外投资渠道后,保险资金投资海外不动产的首例。
投资收益
分析称10年左右可收回投资成本
有媒体测算,劳合社每年支付的租金为1600万英镑,倘若按同样的价格租出整栋大楼,则年租金可达2400万英镑。如按该年租金水平起算,中国平安该笔投资可在10年左右收回投资成本,剔除汇率等因素,这笔投资的年投资回报率在6%~9%之间。保险业内人士表示,相较于目前整个保险资金投资收益率3.39%,“上述回报率还是相当有吸引力。”房地产服务机构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无法判断其真实性,但“如果数据都是真的,这无疑是非常好的一笔生意。”
事实上,险企的大胆“出海”也源于监管层对保险资金投资渠道的进一步拓宽。去年10月份保监会发布了《保险资金境外投资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其中规定保险资金境外投资可选择部分国家或者地区的金融市场,包括货币市场类、固定收益类、权益类以及不动产,直接投资的不动产,限于包括澳大利亚、英国、美国等在内的发达市场主要城市的核心地段,且具有稳定收益的成熟商业和办公不动产。
有险企投资专业人士告诉记者,保险公司持有部分海外物业对冲人民币未来的不确定性是重要的战略布局,“平安在不动产投资方面是很有意愿的,不管其出于什么样的战略目的,作为投资本身来说,也体现了其重大资产的配置压力。”
投资风险
风险比购买普通物业高
一位跨国房地产服务机构相关部门负责人坦言,中国企业和个人去国外投资房地产已经成为大势所趋,但对于海外投资房产,甚至写字楼物业的公司或者个人而言,已经在风险和收益方面有一个详细的评估。“比起眼下的租金收益而言,更多是为了资产平衡的考虑,会更加着眼于长期的资产安全和保值。”
搜房网海外置业部总经理刘坚也表示,目前整个海外投资物业的热度都在提升。不过,他认为,由于写字楼基本都是大资金投入,风险肯定要比购买普通物业高一些。在操作上,大部分写字楼的股权比较复杂,操作起来比较麻烦。而对于后续的收益来看,商业物业比起普通住宅来说,更加依赖于经济大势的发展。
他表示,“若是真的看准了,目前这个时间点还是比较适合投资的。”
市场观察
海外不动产 投资受追捧
根据中国平安2012年年报显示,截至去年年底其投资性物业在整个投资中占比1.5%,比2011年提升0.6个百分点,而其财务报表主要项目变动分析中指出,由于其增加物业投资规模,去年投资性房地产比例大幅增加了63.5%。在5月3日举办的2013年*9季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面对公司是否有投资国际化的打算,如何规避投资过于集中的风险,首席财务官姚波表示,平安投资还是会主要集中在国内。不过按照监管的规定,有一定额度的海外资产配置。
而记者发现,早在险资看好海外写字楼物业之前,不少房企已经早一步“出手”。2月21日,中国海外发展[-0.83%]有限公司董事长孔庆平便透露,中海外已经在去年就在英国伦敦购买了一栋写字楼,作为商业物业,投资额为2亿英镑,该项目*9季度的租金收入已入账。而3月又有消息称,张欣斥资40亿元收购美国通用大楼40%权益已经进入谈判阶段。
各路研究机构和房地产服务机构的研究数据也体现了国内资本对于海外写字楼的青睐。日前,仲量联行公布的中国海外商业地产直接投资研究数据显示,2012年全年,中国在海外商业地产(含酒店)的直接投资额达40亿美元,比2011年增长了33%。2013年中国在海外商业地产市场的投资将比2012年增长20%,达近50亿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