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年底,国家发改委批准将近7000亿元的轨道交通项目,根据国家发改委运输所完成的《2012-2013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发展报告》,2012年全国有35个城市在建设轨道交通线路,估算完成总投资约2600亿元。2013年,已经批准的项目将进入规模建设阶段,城轨投资规模有望达到2800亿~2900亿元。
当前我国大规模建设轨道交通存在一定的合理性。这些在建设轨道交通的城市,确实是中国发展比较快的城市,城市交通也处于一个瓶颈期。所以从城市发展趋势来讲,这客观上反映了中国城市发展的真实需求。
不过,在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大规模建设轨道交通,还要认真分析背后传达的信号,这些项目到底是为了满足城市发展需求,还是为了满足拉动经济增长的需求?
如果是为了拉动经济增长,必须吸取以前的教训。2008年以来的投资拉动带来了许多保增长的效果,但代价非常大,比如一些重化工项目,让一些污染很大的项目又死灰复燃。在我们还没完全消化上一轮大投资的负面代价的时候,再次出台大规模的城市轨道交通投资计划,这对我国经济会产生另外一些副作用。
因此,在考虑要不要大规模建设轨道交通的问题时,我们更多地应从城市发展的需求来考虑。我们必须分清,这些需求是3年以后的需求,还是5年以后的需求,或者是当下的需求。我们应该把城市化进程,看作是长周期的投资,而目前的投资是短期之内就要完成的,这里是否存在投资提前的问题?会不会出现投资大跃进的情况?都值得考量。
我们看到很多城市的规划,目前都存在泡沫现象,大多数预期人口翻番,但是未来能否实现人口翻番?我看未必。正是因为预期人口将大规模增长,各城市才会规划如此多的轨道交通,但城市会不会真的加速聚集,还是值得怀疑的。
我们看到,目前各地城市建设当中各种非理性的迹象已经越来越明显,城市基础设施的扩张有点似曾相识,跟“大跃进”似的,这导致城市建设远远脱离现实需求,脱离产业发展。
总体上来说,我认为“十二五”期间大规模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存在三个方面的风险:首先是未来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银行贷款是出于针对未来经济基本面较好的预期,但“十二五”期间我国经济发展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
其次,投资效果的风险,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的收益取决于城市化的规模、人口的流动比数,我国的城市化实际上存在着一定的泡沫,二三线城市跟风建设地铁,如果不是根据市场需求,就会存在很大风险。
第三,如果央行收紧银根,一些地铁建设工程的资金不能跟上,就会成为“半拉子”工程。
作者系国家行政学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