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节选自《世界500强CFO的财务管理笔记》,作者郑永强
  蓝田事件是中国证券市场一系列欺诈案的之一,被称为“老牌绩优”的蓝田股份巨大泡沫的破碎,是中国股市上演的一出丑剧。蓝田事件成为2002年中国经济界一个重大事件。
  *8挑破这个泡沫的是中央财经大学的研究员刘姝威教授,她为此获得了“CCTV 2002中国经济年度人物”。2001年,她以一篇600字的短文对蓝田神话直接提出了质疑,这篇600字的短文是刘姝威写给《金融内参》的,它的标题是《应立即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贷款》。文章在对蓝田的资产结构、现金流向情况,尤其是偿债能力作了详尽分析后,得出结论是蓝田业绩有虚假成分,而业绩神话完全依靠银行贷款,20亿的银行贷款蓝田根本无力偿还。
  刘姝威在文中重点分析了蓝田的短期偿债能力指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根据蓝田股份2000年度财务报表分析,蓝田的流动资产为4.3亿元,流动负债为5.6亿元,流动比率为0.77低于警戒线1。这就意味着短期内可以转换为现金的流动资产不足以偿还短期内到期的流动负债,偿付短期债务的能力较弱。在扣除存货后之后,蓝田的速动资产为2亿元,速动比率不足0.35,处于相对非常危险的区域,资金链的危机突现。同时,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得到的净营运资金为-1.3亿元,说明蓝田在净营运资金方面存有1.3亿的缺口。这就意味着蓝田可能不能按时偿付1.3亿元的到期流动负债。
  从蓝田的资产结构来看,从1997年其总资产就开始直线上升,如左下图。从左下图不难看出,总资产快速增加的同时,相应的流动资产(红色部分)的比例在不断地下滑,这就说明蓝田的资产规模主要是被固定资产(绿色部分)的不断增加所带动的。此外,右下图是蓝田的流动资产结构分析图。流动资产中,除了存货(黄色部分)在过往3年保持总体不变,其他可以快速变现的流动资产在不断的下降。根据进一步的报表数据分析显示,蓝田存在可疑的“两高”:固定资产在总资产的占比相当的高;在产品在存货中的占比相当的高。
  要知道这些变化,尽管从表面上,看好像蓝田资产规模翻了几番,企业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但是换个角度,从债权人,尤其是银行的角度来看,其实这并不是一件好事。从银行来看,其实蓝田每年的偿债能力正在不断的恶化,尤其是短期偿债能力,并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蓝田甚至无法创造足够的现金流来维持正常的经营活动和保证按时偿还银行贷款的本金和利息。银行作为债权人的利益根本无法得到保障。

 
  此外,刘姝威又比较了同行业的各项财务数据后发现。蓝田财务报表上的各项财务数据是一个非常奇怪和不合逻辑的数据组合。蓝田的主业是渔业和食品饮料业,而蓝田主业的收入水平“异常”高于渔业同行业平均水平(如左上图红色),流动资产尤其是应收帐款却又是“明显”低于渔业同行业平均水平(如右上图黄色)。收入和应收帐款之间的关系非常奇怪。通常情况下,两者应该是正相关的,而在蓝田两者没有丝毫关系。同时蓝田的货币资金却又是同行业中最低的,导致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所有同行中最低的(如左下图红色货币资金)。最最奇怪的情况是,在流动资产中蓝田的在产品却又是“异常”的*6(右下图红色部分)。
  从上述几个图表中不难看出,蓝田的“超高”收入(高于行业平均水平近4倍)并没有给蓝田带来现金流,只是带来了固定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存货中在产品规模的不断扩大。如果只是1年或者短期出现这样的情况,完全可以接受;而如果象蓝田这样,持续好几年都是这种没有逻辑关系的现象,这就表明蓝田的“高”收入根本无法产生足够的现金流量来偿付企业的债务,企业偿债能力正在持续恶化。所以刘姝威在文中建议,银行应立即停止对蓝田发放贷款。
  一篇短文好似一根针扎在了蓝田股份这个巨大的肥皂泡上。一幕股市丑剧由此开始被揭开,蓝田的贷款黑洞公布于众。此后不久,蓝田在收入、固定资产和存货上财务造假的丑闻被揭露,有关银行相继停止对蓝田股份发放新的贷款。由此,蓝田赖以生存的资金链条断裂。2001年11月底,蓝田股份召开临时股东大会,蓝田承认由于银行不再给蓝田发放贷款,导致蓝田陷入困境。2002年1月21日、22日以及23日上午,蓝田股份被强制停牌。
  -蓝田简介
  蓝田股份曾经创造了中国股市常盛不衰的绩优神话。这家以养殖、旅游和饮料为主的上市公司,一亮相就颠覆了行业规律和市场法则,1996年发行上市以后,在财务数字上一直保持着神奇的增长速度:总资产规模从上市前的2.66亿元发展到2000年末的28.38亿元,增长了9倍,历年年报的业绩都在每股0.60元以上,*6达到1.15元。即使遭遇了1998年特大洪灾以后,每股收益也达到了不可思议的0.81元,5年间股本扩张了360%,创造了中国农业企业罕见的“蓝田神话”。
  当时最动听的故事之一就是蓝田的鱼鸭养殖每亩产值高达3万元,而同样是在湖北养鱼,武昌鱼的招股说明书的数字显示:每亩产值不足1000元,稍有常识的人都能看出这个比同行养殖高出几十倍的奇迹的破绽。
  大事记
  1996年5月,蓝田在上交所上市
  1999年10月,证监会处罚公司数项上市违规行为
  2001年11月,刘姝威在《金融内参》发表600字短文,此后蓝田资金链开始断裂
  2002年1月,涉嫌提供虚假财务信息,董事长保田等10名中高层管理人员被拘传接受调查
  2002年5月,因连续3年亏损,暂停上市
  ▎申明:本文节选自《世界500强CFO的财务管理笔记》,由作者郑永强先生授权高顿网校[*{7}*]发布,文章版权归郑永强先生所有。媒体转载或引用须注明作者及来源高顿网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