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12月9日招商银行在大宗交易平台成交137亿元以来,民生银行、中信银行、农业银行纷纷在大宗交易平台出现巨额成交。上周五尾盘,建设银行、中信银行、交通银行等股价瞬间被砸至跌停或几近跌停,市场一片哗然。23日,光大银行再度现身大宗交易平台,虽然成交金额不算很高,但由于卖出方是其子公司光大证券的资产管理总部,此事还是成为了市场的焦点。
上述事件的背后都涉及机构的行为。比如,招商银行12月9日在大宗交易平台上的9笔成交均出自机构专用席位;上周五尾盘银行股的瞬间暴跌,上证所的解释是由个别QFII跟踪指数进行调仓所致;23日的光大银行大宗交易,卖出方同样是机构。这些机构在银行股上大举腾挪,其真实原因我们不得而知,但有一点可以确认,即机构之间对银行股的预期出现了较大分歧。
一直以来,银行股由于业绩好、估值低而被市场看做是蓝筹股,也是基金、券商、QFII等机构超配的主流品种。银行也是赚钱最容易的行业,有银行行长曾在公开场合表示,银行利润高得都不好意思公布。据了解,2013年三季度招商银行每股收益达到1.56元,动态市盈率仅有不到5倍。有如此好业绩的银行股本月以来却几乎全线下跌,其中原因何在?
笔者认为,其中虽有股市行情整体不佳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市场对银行股未来的预期产生了变化。一方面,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市场担忧银行收入将逐渐下降;另一方面,市场担心国内经济在转型过程中会产生“阵痛”。
一叶落知天下秋。银行业是对经济最敏感的行业,银行股近期的异动,或许缘于市场先知先觉者的提前布局,其中所映射的经济领域的问题须引起我们的重视。
众所周知,息差收入占到了银行业利润的80%左右。息差收入旱涝保收,缘于利率非市场化背景下的垄断。
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在利率市场化背景下,银行依靠息差收入取得高利润的格局或被打破。民营中小银行的增设可能会加剧银行间的竞争,对现有银行业的利润格局形成冲击。不排除一些银行经营不善甚至倒闭的可能。
另外,随着美联储逐步退出QE,新兴市场资金面临外流风险。加之国内银行理财产品期限错配问题、地方债问题,这些都在影响银行业的发展。
经历了几十年的高速发展后,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面临着转变,这将是个痛苦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一些行业会面临较大风险,而期货作为一种风险管理工具,需要发挥更大作用。
摘自中国期货业协会
高顿题库:2014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9题库
报考指南: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报考指南
考前冲刺:期货从业资格考试试题 考试辅导
高清网课:期货从业资格考试高清网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