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则(试行)》的实施意味着,期货公司从事资管业务的门槛大幅降低的同时,资管“一对多”业务也正式放开,期货公司将可以开发更丰富的资管产品,加快拓展业务规模。
 
  中国期货业协会日前发布的《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管理规则(试行)》(以下简称《规则》)将于12月15日起实施。在业内人士看来,此次发布的《规则》,是落实新“国九条”的重要体现,将进一步拓宽行业发展空间。
 
  “今年是期货业改革发展的重要一年,大资管方向的业务延伸将成为一大看点。”交通银行金融机构部总经理童学卫认为,期货公司资管业务政策上的突破,将成为提升国内期货业整体竞争力的发力点。
 
  资管业务准入门槛大幅降低,意味着更多期货公司将分享资管业务这块“蛋糕”。《规则》要求,期货公司或子公司开展资产管理业务,应当向中国期货业协会履行登记手续,申请登记时期货公司净资本不应低于人民币1亿元,最近一次期货公司分类监管评级不低于C类C级。而此前,这两个门槛分别为人民币5亿元和B类B级。按《规则》要求,将有100多家期货公司可开展资管业务,包括行业内具有较强专业能力的中小期货公司。
 
  童学卫认为,庞大的资产管理市场中,期货资管作为具有特色的投资业务,有独特优势。“期货资管可以采用对冲模式,投资商品期货和金融期货、证券市场、债券市场、境外衍生品市场甚至现货市场,在提供期货对冲、套利和风险管理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同时,期货公司是连接境内、境外期货市场的重要渠道,在跨境资管方面有很大潜力。”童学卫说。
 
  “在这个转折期,期货公司要充分利用投资咨询、资产管理等新业务,全方位提升期货公司服务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转型是期货公司重要的发展方向之一。”银河期货总经理姚广表示,目前国内期货公司资产管理业务还处于起步阶段,牌照放开对期货行业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期货公司可以利用自身的特长来设计相应的产品,利用杠杆和对冲优势扩大经营范围,实现投资工具和投资策略的多样化。
 
  新一轮放松管制无疑为期货公司创新发展提供了创新发展的土壤。而对于“一对多”资管业务的开闸,业内更是期待已久。
 
  自2012年期货资管业务获批以来,大大小小的期货私募机构“遍地开花”,期货资管产品数量和资金规模也呈现迅速增长态势,目前国内具有资管业务资格的37家期货公司,资产总规模在100亿元左右。不过,受制于“一对一”业务模式,整体资管业务仍裹足不前,除少数公司发展较好,大多数都是在做通道业务,尚未形成新的盈利增长点。
 
  《规则》实施后,期货公司及子公司从事资产管理业务将不仅包括为单一客户办理资产管理业务,还能为特定多个客户办理资产管理业务,且单只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者人数不得超过200人。此外,期货公司或子公司的自有资金及关联方自有资金可参与自己设立的资管计划,也将给期货公司带来更大的发展空间,实现盈利模式多元化。
 
  资管业务“一对多”放开,在降低资管受托资金门槛的同时,也将有效降低受托资产的边际成本,实现期货公司资管业务的集约化、标准化和规范化发展。而随着政策松绑和制度创新,期货公司将从单一的产品提供者,上升为产品的设计者、交易参与者等多种角色。在与其他金融企业同台竞技的舞台上,银行、券商、期货等各类资管机构之间形成了相互交叉、跨界竞争、创新合作的发展态势。
 
  文章来源:中国期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