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节 企业基本情况分析
从严格意义上说,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分析并不属于财务报表分析的范围,因为企业的基本情况并没有涉及一些财务问题。但是,报表阅读者在透视企业的财务报表前,必须首先要进行一番企业基本情况分析,并将报表分析与企业基本情况分析结合起来,这样才能对财务报表提供的信息有一个更全面、准确的了解。从一定意义上说,企业基本情况的分析是进行财务报表分析的基础工作。
企业基本情况分析一般包括行业地位分析、产品分析、经营管理能力分析和企业成长性分析几个部分。
1.行业地位分析
公司的行业地位分析就是找出公司在所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如是否是领导企业,在价格上是否具有影响力,有没有竞争优势等。企业的行业定位决定了其赢利能力是高于还是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决定了其行业内的竞争地位。所以,经理人必须对本企业的行业定位有一个清楚的认识。衡量企业行业竞争地位的主要指标是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行业综合排序。市场占有率指标是企业市场营销战略的核心。
2.产品分析
(1)产品的竞争能力分析
产品的竞争能力主要依靠其成本优势、技术优势和质量优势来体现。
成本优势是指企业进行所有价值活动的累计成本低于竞争厂商的成本,从而获得高于同业其他企业的赢利能力。在很多行业中,成本优势是决定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取得了成本优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便处于优势地位。
企业的技术优势是指企业拥有的比同行业其他竞争对手更强的技术实力及其研究与开发新产品的能力。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生产的技术水平和产品技术含量上的创新,其中不仅包括产品技术,还包括创新人才,因为技术资源本身就包括人才资源。具有技术优势的企业往往具有更大的发展潜力。
质量优势是指企业的产品以高于其他企业同类产品的质量赢得市场,从而取得竞争优势。与技术优势一样,质量优势也不体现在财务数据中,但企业拥有的质量优势是其在未来期间内持续获利的关键因素之一。
(2)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分析
市场占有率即企业的产品在市场总量中占有的份额。市场占有率越高,表示企业的经营能力和竞争力越强,企业的销售和利润水平越好、越稳定。分析企业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在衡量企业产品竞争力问题上占有重要地位。
(3)品牌战略分析
一个品牌不仅是一种产品的标志,而且是产品质量、性能、满足消费者的可靠程度的综合体现。一个知名品牌是企业的宝贵资源,它能给企业带来比不具备品牌优势更丰富的经济利益。
3.经营管理能力分析
(1)企业管理人员素质与能力分析
在现代企业里,管理人员不仅担负着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进行计划、组织、指挥、控制等管理职能,而且从不同角度和方面负责或参与对各类非管理人员的选择、使用与培训工作。在一定意义上讲,是否有卓越的企业管理人员和管理人员集团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经营成败。因此,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决定企业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它是选拔管理人员担任相应职务的依据和标准,也是决定管理者工作效能的先决条件。对管理人员的素质分析是公司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一般而言,企业的管理人员应该具备如图9 -1所示的素质。
图9一l 企业管理者应具备的素质
(2)企业管理风格及经营理念分析
管理风格是企业在管理过程中所一贯坚持的原则、目标及方式等方面的总称。所谓经营理念,就是管理者追求企业绩效的根据,是顾客、竞争者以及职工价值观与正确经营行为的确认,然后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基本设想与科技优势、发展方向、共同信念和企业追求的经营目标。分析公司的管理风格可以跳过现有的财务指标来预测公司是否具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而分析公司的经营理念则可据以判断公司管理层制定何种公司发展战略。
(3)公司业务人员素质和创新能力分析
公司业务人员的素质也会对公司的发展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作为公司的员工,公司业务人员应该具有如下的素质:熟悉业务工作,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对企业具有忠诚度,对本职工作具有责任感,具有团队合作精神等。公司业务人员的素质,包括进取意识和业务技能在内都是公司发展不可或缺的要素,对员工的素质进行分析可以判断该公司发展的持久力和创新能力。
4.企业成长性分析
(1)企业经营战略分析
经营战略是企业面对激烈的变化与严峻挑战的环境,为求得长期生存和不断发展而进行的总体性谋划。全局性、长远性、抗争性和纲领性是经营战略的基本特征,它从宏观上规定了公司的成长方向、成长速度及其实现方式。由于经营战略决策直接牵涉到企业的未来发展,因此其决策对象是复杂的,所面对的问题常常是突发性的、难以预料的。因而,对公司经营战略的评价比较困难,难以标准化。通常情况下公司经营战略的评价方法如图9 -2所示。
图9 -2公司经营战略的评价方法
(2)公司规模变动特征及扩张潜力分析
公司规模变动特征和扩张潜力一般与其所处的行业发展阶段、市场构、经营战略密切相关,它是从微观方面具体考察公司的成长性。它可以从如图9 -3所示的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图9-3公司成长性微观考察法
第二节 比较分析法
比较分析法又称趋势分析法,是财务报表分析中最常用也是最基本的一种方法,它是其他分析方法产生的基础。它通过对比两期或连续数期财务报表中的主要项目或指标数值的增减变动的方向,数额和幅度,来说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变化的趋势。比较分析法在会计报表分析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通过比较分析,可以发现差距,找出产生差异的原因,进一步判定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通过比较分析,可以确定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收益性和资金投向的安全性。
1.根据基准的不同而分类的比较分析法
比较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根据这些基准的不同,也就形成了比较分析法不同的具体表现形式。应用于财务报表的分析中,比较分析法的具体形式一般说来有如图9 -4所示的几种类型。
图9 -4根据基准的不同而分类的比较分析法
(1)纵向对比
纵向对比是指将企业本期的财务报表及其相关数据与以前各期的同类数据进行对比,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变化规律及趋势。前后期的比较还可以进行多期的比较。例如,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财务报告中,要求企业提供最近三年的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与上期实际数或历史*6水平比,可以考察其发展变化情况,预测其发展趋势。
(2)横向对比
横向对比是指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相关数据与同行业的平均水平、先进水平或竞争企业的同类数据比较,以评价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优劣。企业间的比较分析一般用相对数或平均数,通过相对指标来进行差异分析。
本企业某一指标的数值
比较相对指标2而行业同一时期同类指标数值
差异=本企业实际水平一同行业平均水平(先进水平)
通过差异分析可找出企业存在的差距及其原因,采取积极措施消除差异。
(3)实际完成情况与计划或预算相比较
将企业的财务报表及其相关数据与本期的计划(预算)资料进行对比,确定实际同计划的差距,反映出计划的完成情况。例如,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年度报告中,就要求企业管理当局在业务报告中分析说明本年度的主要财务数据与计划(预测)数的差异及其原因。
2.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分类的比较分析法
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分类的比较分析法如图9 -5所示。
图9 -5按比较对象的不同分类的比较分析法
(1)绝对数比较分析法
绝对数比较分析法是直接以数值进行比较,根据差异进行分析。例如将某科目的余额与不同期的余额或预算额进行比较,将报表中的实际指标与预算指标或上年同期指标进行比较。它一般通过编制比较财务报表进行,包括比较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比较资产负债表是将两期或两期以上的资产负债表项目予以并列,以直接观察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每一项目增减变化的绝对数。比较利润表是将两期以上的利润表各有关项目的绝对数予以并列,直接分析利润表内每一项目的增减变化情况。
(2)绝对数增减变动比较分析法
通过绝对数比较分析法对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比较,报表分析着很难对各项目的增减变动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为了使比较进一步明晰化,可以在比较会计报表内,增添绝对数字“增减金额”一栏,以便计算比较对象各有关项目之间的差额,借以帮助会计报表使用者获得比较明确的增减变动数字。
(3)百分比增减变动分析法
绝对数增减变动比较会计报表虽然比绝对数比较财务报表能提供更多的财务信息,但增减变动的比较仍然是绝对数,无法消除总量因素的影响。例如某资产负债表项目增加50万元,仅仅通过这一数据无法判断被分析企业与分析标准之间是否存在较大差异,若该项目绝对数为50万元,则这一差异便具有重要意义了,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百分比增减变动比较就是在绝对数字增减变动额的基础上计算出增减变动百分比,以便显示不同年度各项目的增减变动幅度。其计算公式为:
增减变动百分比=分堑拯准项目金额一分析企业项目金堑×100%
分析标准项目金额
通过计算增减变动百分比,并列示于比较会计报表中,可以使财务报表的阅读者更加清楚每一个项目的具体增减变化程度,便于更好地了解有关财务情况。
使用比较分析法时,要注意对比指标之间的可比性,这是用好比较分析法的必要条件,否则就不能正确地说明问题,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所谓对比指标之间的可比性是指相互比较的指标,必须在指标内容、计价基础、计算口径、时间长度等方面保持高度的一致性。如果是企业之间进行同类指标比较,还要注意企业之间的可比性。
此外,计算相关指标变动百分比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相关财务指标的增长率,但也有局限性,这主要是因为变动百分比的计算受基数的影响,具体表现在表9 -1中的几个方面。
表9 -1变动百分比受基数影响的具体表现
解决变动百分比上述问题的办法是:如果基数为负数,则取按公式计算出的变动百分比的相反数;若基数为零或太小,则放弃使用变动百分比分析法,仅分析其绝对金额变动情况。
第三节 因素分析法
因素分析法是从数值上测定各个相互联系的因素对财务报表中某一项目差异影响程度的方法。应用这种方法可以查明各相关因素对某一项目的影响程度,有助于分清责任,更有说服力地评价企业各方面的经济管理工作;同时,可以在复杂的经济活动中,寻找出影响企业的主要因素,以利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解决问题。
因素替代法亦称连环替代法,是因素分析法的一种具体分析方法,是把综合指标分解后,顺序地把其中*9个因素作为可变量,其他因素暂作为不变量,依次逐项进行替换,逐步测定出各项因素的变化对综合指标的影响程度,从而可以掌握指标变动的原因,分清经济责任,找出关键问题,做出正确的财务评价。
由于综合性财务指标形成的差异是由多种因素同时变化所致,在测定几个因素各自变化对差异的影响程度时,首先要把各个相关因素列成关系式,以确定替代顺序;然后把其中一个因素当可变因素,暂时把其他因素当成不变因素,依次替代,直至把各因素都替换为变数为止。
将各因素变动的影响值与该因素替代前的指标值相比较所得的差异,就是各种因素对所分析指标的影响程度,具体的分析顺序如图9-6所示。
图9-6因素分析法的运用步骤
现举例说明这种方法的运用,有关资料见表9 -2所示。
表9 -2因素分析法案例资料
根据上述资料,应用因素分析方法确定各因素的影响。
首先,将材料费用这一指标分解,并确定指标体系。
材料费用=产品产量×单位产品耗用材料×材料单价
分析对象:103 950 -100 000 =3 950(元)
其次,通过连环替代,计算各因素变动对材料费用的影响程度。
计划指标:200×l00 x5 =100 000(元)①
*9次替代:210 x100 x5 =105 000(元)②
影响程度②一①=105 000 -100 000 =5 000(元)
这说明由于产量增加使材料费用增加5 000元。
第二次替代:210 x90 x5 =94 500(元)③
影响程度③一②=94 500 -105 000=-10 500(元)
这说明由于单位产品材料消耗下降使材料费用节约10 500元。
第三次替代:210×90 x5.5=103 950(元)④
影响程度④一③=103 950 -94 500 =9 450(元)
这说明由于材料单位上升,使材料费用增加9 450元。
再次,计算三因素共同作用影响数。
5 000+(-10 500)+9 450 =3 950(元)
另外,在应用因素分析法时,还应注意以下问题。
1.因素分解的相关性
因素分解的相关性即确定分析指标构成体系或分析模型必须是客观上存在一定的因果关系,要能够反映形成该项指标差异的内在构成原因,否则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如上述例子中影响材料费用总额的只能是该产品的质量、单位产品材料耗用量和材料单价,而不能确定为其他因素。
2.因素替代的顺序性
因素替代的顺序性即替代因素时,必须按照各因素的依存关系,排成一定的顺序依次替代,不得任意地颠倒,否则就会出现不同的结果。因此在分析中,必须从可能的替代顺序中确定比较正确的替代顺序。在排列替代顺序时,应注意:在数量因素与质量因素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应是数量因素在先,派生因素在后;在因素较多且数量指标、质量指标同时存在的情况下,应是两主导因素在先,派生因素在后。
数量因素是指实际的使用数量脱离设立的模型内标准数量;质量因素指涉及与事件质量相关的因素脱离设立的模型内标准数量;主导因素是对事物的发展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也可以认为是重要因素;派生因素是指次要因素,是随主导因素产生的因素。
3.顺序替代的连环性
顺序替代的连环性即在计算时,必须按照顺序逐一进行计算,保持计
算程序上的连环性。只有这样,才能使各因素影响数之和等于所分析指标
的差异,以全面说明分析指标变动的原因。在替代时,必须顺序地逐一进
行计算。如果替代顺序不连环,就会使各项因素的影响程度之和不等于分
析对象,即分析指标变动总差异。
4.分析的有效性
连环替代计算的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数会因替代计算的顺序不同而有差别,即其计算结果只是在某种假定前提下的结果,因此,计算结果只能说明是在某种假定条件下的结果,不免带有假定性。由于连环替代计算的各因素变动的影响数因替代顺序不同而各有差别,因而计算结果不免带有假定性,即它不可能使每个因素的计算结果都能达到绝对的标准。它只能明是在某种假定前提下的影响结果,离开了这种假定前提条件,影响的结果也不相同。因此在分析中,力求使这种假定合乎逻辑,保证分析的有效性。
第四节 比率分析法
比率分析法即通过计算、对比同一时期内有关经济指标的比率,来反映财务报表所列各有关项目的相互关系,借以判断企业财务和经营状况的好坏。由于比率是一种相对数,它可以揭示指标之间的某些特定关系,把某些用绝对数不可比的指标转变成为可比性较强的指标,从而便于报表使用者进行分析和评价。比率分析法主要使用五大类指标,如图9 -7所示。
图9 -7 比率分析法主要使用指标
1.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付到期债务(包括本息)的能力,它表现为企业对各种到期债务偿付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如到期债务不能及时和有效地偿付,表明企业的偿债能力不足或企业的财务状况不稳定。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流动资产对流动负债及时足额偿还的保证程度,是衡量企业当前财务能力,特别是流动资产变现能力的重要指标。流动负债偿还期通常不超
过一年,需用流动资产来偿还。因此,短期偿债能力的强弱可以用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之比来表示。评价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
(1)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可以反映短期偿债能力。其公式为:
窆:流动比率=蔫豸羹豢×l00%
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偿债能力越强。该比率排除了企业规模不同的影响,适合企业间以及一个企业不同历史时期的比较。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这两种指标反映流动性资产偿付流动负债的保证程度。
(2)速动比率
速动比率是对流动比率的补充,其公式为:
速动比率:逋动资产一存货×100%
流动负债
通常认为正常的速动比率为1,低于1的速动比率被认为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可信度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
2.营运能力分析指标
营运能力是指企业各项经济资源通过配置组合与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推动企业运行的物质能量,它表现为企业占用或消耗的经济资源与其提供的产品数量的对比关系,它是由企业资金的周转状况体现出企业经营总效率的。这些指标的内容见表9 -30
表9 -3营运能力分析指标
3.资本结构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
资本结构和长期偿债能力是从企业资本结构角度分析企业财务状况和长期偿债能力,预测企业未来的财务和经营趋势。反映资本结构与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主要有:
(1)资产负债比率
资产负债比率反映了债权人所提供的资本与全部资本的比例关系和企业经营风险的大小,又反映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的资金从事经营活动的能力。其公式为:
一重篁鱼量差}囊雾×.OO%
资产负债比率=蚕产总
通常企业资产负债率越低,说明以负债取得的资产越少。但从经营的角度看,资产负债率过低,说明企业运用外部资金的能力较差。
(2)权益比率
权益比率指标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其公式为:
权益比率=墅妻孥薏篆堑×.00%
股东权益比率高,是低风险、低报酬的财务结构;股东权益比率低,
是高风险、高报酬的财务结构。
(3)资本化比率
资本化比率的公式为:
长期负债合计
资本化比率=苌期负债合计+股东权益葸蓣×100%
该指标值越小,表明公司负债的资本化程度越低,长期偿债压力越小;反之,则表明公司负债的资本化程度高,长期偿债压力大。
4.赢利能力分析指标
赢利能力又称为获利能力,是指企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赚取利润的能力,是评价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和财务状况最重要的指标。反映赢利能力的指标见表9 -40
表9 -4赢利能力分析指标
5.社会贡献率指标
现代经济社会,企业对社会的贡献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通过依法纳税使企业能以合法的权力获得法人资格;另一方面是履行法定的社会责任,如不断提高职工生活待遇及福利保障等。具体的评价指标主要有两个:社会贡献率和社会积累率。
(1)社会贡献率
社会贡献率的公式为:
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一
平均资产总蓑堑×100%
式中,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或已交的各项税款、附加及净利等。
(2)社会积累率
社会积累率的公式为:
社会积累率:垒些上交财政收入总堑×100 010
社会贡献总额
式中,企业上交财政收入总额包括应交增值税及附加、应交消费税及附加、应交营业税及附加、应交所得税、应交其他税金等。
通过对企业的社会贡献能力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市场行为是否规范,评价企业在行业和社会的地位及影响力。
第五节 财务报表分析时应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我们不能生搬硬套、照本宣科,而必须采取辨证的、一分为二的方法,对具体的问题作具体的分析,才能有效地掌握这门方法。我们在此提出几个需要注意的方面:
1.要与同行业或经济环境相结合进行分析
每个公司都有一定的经营业务从属于一定行业,而该行业又处于复杂的经济环境中。因此,在利用比率进行分析时,一定要结合同行业其他公司的情况以及该行业的平均水平进行分析,而且要结合大的经济环境进行分析。
由于所处行业的差别,会导致公司很多财务比率有所不同,甚至相差悬殊。事实上,即使同一行业的公司,有关财务比率也可能出现较大的差异。当对不同行业之间的公司进行比较时,我们尤其要注意这一点,否则有可能得出不正确的结论。
2.要考虑到公司的会计核算方法
要使比率分析正确无误,就必须保证各项会计数据准确可靠,但是,会计准则都允许公司在核算过程中享有一定的灵活性。例如,在确定存货的销货成本时,有的公司采用先进先出法,有的则采用后进后出法,还有的采用分批认定法等。又如,公司在处理固定资产折旧时,有的采用平均折旧法,有的则采用加速折旧法,还有的则采用计划成本来计提折旧。这
些应用方法的不同就有可能会导致本来经营状况和财务状况都相似的公司在报表分析时出现较大差异,或者使两家财务状况和经营情况相距很远的公司的财务比率基本一致。因此,我们在进行比率分析时,要认真考察公司所使用的会计核算方法。只有在会计方法基本一致的情况下,才能运用财务比率进行分析。
3.要考虑到物价的变动因素
作为各项财务比率计算基础的会计数据,一般都没有将物价水平的变动考虑进去,这将影响利用财务比率作纵向分析时的可靠性。当物价变动频繁,波动较大时,如果仅仅对各项比率进行分析而不把物价因素考虑进去,就难免会导致错误的结论。
4.要注重对公司的实地考察
列入财务报表中的会计信息仅仅是可用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实际上,公司有许多的经济资源,因受客观条件的限制或受会计惯例的制约而未在报表中得到反映。因此,财务报表并不能完整地反映公司的各项经济状况,有些会计信息必须对公司进行全面实地考察才能获得。现在,越来越多的中小股东或潜在投资者自费去某些上市公司作实地考察便是这种分析方法的表现。
5.要考察财务报表内容的真实性在公司对外提供财务报表之前,会计信息提供者往往对使用者进行过一番研究,以尽量满足信息使用者的期望
这种对报表粉饰的行为会导致报表提供的信息与公司实际情况不符,从而误导使用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做报表”的行为。有的公司人为地做好公司的业绩,有的则人为地把公司业绩做差。在对报表分析时,如果该公司在某一会计时期突然发生较大的经营状况的改善,会计信息使用者应特别注意,也许能够在财务报表中找出其“做报表”的蛛丝马迹。总之,本章介绍的分析方法只是就一般情况而言的,是普遍性的,在实际进行财务报表分析时,应灵活处理。
扫一扫微信,学习实务技巧
高顿网校特别提醒:已经报名2014年财会考试的考生可按照复习计划有效进行!另外,高顿网校2014年财会考试高清课程已经开通,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可以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