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改增消除了重复征税,由原来的道道征税变成环环抵扣,整个产业链条和大部分企业总体上是减负的,但在抵扣链条上的某些环节和少数企业,暂时的、局部的税负增加难以避免。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各方看法并不一致,这也成为推进营改增的一大难点。
  争相追求低税率,增加改革难度
  目前,增值税有17%、13%、11%、6%四档税率,小规模纳税人按简易征收办法适用3%的征收率。其中,11%、6%两档低税率,是为了顺利推进营改增,实现试点行业和企业税负平稳过渡而新增加的。
  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营改增试点方案,租赁有形动产等适用17%税率,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适用11%税率,其他部分现代服务业适用6%税率。
  “服务业原来按3%和5%征收营业税,纳入营改增试点后分三类按不同的税率征收,主要是考虑行业之间差异很大,进项抵扣不一样。”上海财经大学公共政策与治理研究院院长胡怡建教授解释说,像咨询业、文化创意产业这类公司,进项成本主要是水电费、电脑设备、打印纸和办公楼,可抵扣的部分很少,所以税率不能太高,适用6%税率;而交通运输业有车辆、设备、燃油费作为进项,所以它的可抵扣率就高,适用11%税率。
  然而,随着营改增的深入推进,税率档次过多引发的矛盾逐渐显现:一是将纳税人划分为适用不同的税率,本身就是一个相当复杂的“工程”;二是现在企业跨行业经营、捆绑销售的情况很普遍,有时一笔收入对应多档税率,究竟应当按哪档税率征收税企意见不一,给实际操作带来困难。
  特别是试点行业适用哪档税率,更成为争议的焦点。后续纳入试点的行业都希望在税率上“就低不就高”,千方百计争取适用6%的低税率,甚至已经试点的行业也要求税率改为6%。这不仅增大了低税率被滥用的风险,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改革的难度。
  “低征高扣”易引发税收漏洞
  试点行业之所以争相攀比,都想适用低税率,一个现实考虑就是避免营改增后税负增加,*4能够确保减税。“如果税率按6%,只要有一些日常的进项抵扣,企业税负大都是减少的;如果税率是11%,企业就得花很大力气在经营上作调整并加强内部管理,税负才能平稳过渡。两相权衡,有谁愿意冒这个险呢?”一家企业的负责人道出个中缘由。
  那么,营改增的试点行业税率都“就低”,按6%征收行不行?
  “现行增值税暂行条例规定的标准税率是17%,目前制造业适用的基本上都是这一税率。如果服务业营改增后都按6%的税率,那么二、三产业之间的税率差异将引发很多问题。”中国社科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税收研究室主任张斌认为。
  张斌分析,适用6%低档税率的试点企业,采购的不少物资和设备都是17%的税率,这意味着企业在进项上抵扣的税多,而在销项上征收的税少。这种“低征高扣”的情况,会导致企业形成大量留待抵扣的进项税,自己的“抵扣指标”用不完,有些企业就会借此对外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让“下家”企业进行抵扣,从而产生税收漏洞,造成国家税款流失。
  此外,从目前情况看,2013年营改增全国减税已超过1400亿元,未来随着电信、建筑、房地产、金融等“大块头”行业纳入营改增,总体减税的力度将更大。如果再对试点行业都实行6%的低税率,财政能不能承受这么大的压力,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从国际上的发展趋势看,世界上越来越多的国家增值税实行单一的税率,设置低税率的国家越来越少。”张斌介绍,即使有的国家设置照顾性低税率,也主要针对与居民基本生活密切相关的生活服务业。营改增涉及的面这么广,试点行业都要求照顾,实行6%的低税率显然是不现实的。
  多档税率将统一简并
  作为我国*9大税种,目前增值税收入占税收总收入的比重约为30%;营改增完成后这一比重将上升到40%左右,征税范围涵盖国民经济各个行业。将现行17%、13%、11%和6%四档税率,合并成为一档标准税率,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科学合理设定税率水平。
  “现在看来,营改增可能要分为两步走:*9步是将试点行业全部纳入营改增;接下来还要对目前的多档税率进行简并,逐步实现增值税单一税率。因此,即使试点行业现在适用了低档税率,也并不意味着将来税率一直不变。”胡怡建说。
  “可以肯定地说,标准税率再怎么调整,也不会从17%一下子下调到6%。试点行业的适用税率,应当尽量向标准税率靠拢,而不是向6%的低税率看齐。否则,到简并税率时试点行业的税率还要往上调,企业需要再过渡、再适应才能达到税负平稳,转换的过程会拉得更长。”胡怡建表示。
  财政部财科所副所长白景明指出:“目前,社会上对营改增存在不少认识上的误区,总认为税率高是个大问题。实际上,制造业一直实行17%的税率,也没出现税负过重难以承受的情况;而服务业按3%或5%的税率征营业税,由于不能抵扣、存在重复征税,税负反而比制造业更重。”
  前期营改增试点经验表明,抵扣链条上的企业总体是减负的,某些环节和少数企业税负增加只是暂时现象。随着营改增全部试点行业纳入进来,进项税的抵扣范围也将更大,再加上试点企业采取相应措施积极应对、周密筹划,这个问题就能够通过市场自身的力量得到解决。
  “对企业来说,并非只有税负下降,才算享到改革红利。”波司登国际控股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高德康认为,改革增强了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这才是更大的红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