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部昨天公布了4月及今年前4个月的财政收入和支出数据。4月全国财政收入1248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1050亿元,增长9.2%。1至4月累计,全国财政收入47507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042亿元,增长9.3%。其中,中央财政收入5812亿元,同比增长8.5%;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669亿元,同比增长9.8%。今年以来我国经济增长步伐明显放缓,但财政收入的增长依然不小。政府手里有了钱,就有了足够的回旋余地,可以做更多的工作。从财政部公布全国公共财政支出情况可知,今年以来公共财政对农业、社保、医疗、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支出都比去年同期大大提高。
  构成我国财政收入的*5来源是税收,而从财政收入的明细表中各税种的此消彼长中可以看出,我国经济结构正在发生一些有益的变化。譬如,房地产企业所得税248亿元,下降3.1%;与房地产交易直接相关的房地产营业税和企业所得税、契税等对地方财政增收的贡献也显著回落。这不仅说明房地产销售已不再景气,就是房地产开发商也没了以往几次房地产不景气时“稳坐钓鱼台”的那股底气。再清楚不过,房地产开发商的日子也不好过了,整个房地产市场开始逆转了。
  不过,今年4月及前4个月财政收入的增长,今年各税种变化,除了营改增之外,几乎都不是财税政策对中国经济作用的结果,财税状况似乎只是中国经济的被动反映。然而,今年前4个月中国经济明显放缓,一季度GDP增速7.4%,预计4月很有可能也在这个水平上,财政收入同期却分别达到增长9.3%和9.4%。财政收入增长继续跑赢GDP,显示出中国税收收入的增长并非简单是经济变化被动的反映。
  照理,整个经济放缓,税收也会降低,那该怎么解释我国的税收在整体经济放缓的时候仍然增加的事实呢?看财政部公布的财政收入明细表,*5的税种——企业所得税,工业企业所得税1231亿元,增长4.7%,增长不多,但金融业企业所得税789亿元,增长21.2%,增长幅度够大。再看个人所得税,4月为556亿元,同比增长12.5%。在经济持续放缓的背景下,社会整体工资水平不可能会提高,可个税增长却大于GDP有5.1个百分点至多。
  由上述两个税种的现状可知,我国税收收入连年不停歇的增长并非财税部门刻意所为,而是现行的财税制度带来的结果。但是,年年超过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平均增长率、超过GDP的税收高增长,并不见得是好事。
  首先,我国的税收总收入去年接近13万亿,占我国GDP总额的23%,已经很可观了。换句话说,全国人均税负接近1万元。且不说,我国的民生保障支出在税收收入中占比还不大,更要考虑到全国还有近1亿贫困人口,他们的人均收入远不足1万元的50%,可他们的平均税负也是1万。所以,从提升民生福祉的高度而论,我国的税收总收入增长非但没有必要超过GDP增长率,没有必要超过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甚至没有必要再增长了!
  我国的税收不仅不能再增加,而且在当前经济放缓、经济转型的当口,还很有必要通过减税来减轻各类企业的负担。税制要改革,根本目标是逐渐以直接税为主代替目前的间接税为主的税制。当前可以通过降低增值税、企业所得税和提高个税征税起点,来刺激实体企业发展和促进国内消费。这样的刺激比较投资刺激,管用得多。
  当然,话又说回来,我国财政收入应该也还有增加的余地。我国有庞大的国有企业,央企总资产额2012年就达28万亿。而依据2013年中央和地方的预算执行报告,民生支出占央企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的比例都为个位数,2011、2012年民生支出占央企上缴国有资本收益皆为5%,2013年为5.8%。而自2010年迄今,央企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的支出占同年央企实现利润的比例均在0.5%以下。财政部前几天发出*7通知,规定央企上缴红利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预计今年可达1414.9亿元。这不说明继续提高央企上缴红利以增加国家财政收入的空间还非常大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