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正常交易(十一种类型):
  
  (1)与无正常业务关系的单位或个人发生重大交易;
  
  (2)进行价格、利率、租金及付款等条件异常的交易;
  
  (3)与特定客户或供应商发生大额贸易;
  
  (4)进行实质与形式不符的交易;
  
  (5)易货交易;
  
  (6)进行明显缺乏商业理由的交易;
  
  (7)发生处理方式异常的交易;
  
  (8)资产负债表日前后发生的重大交易;
  
  (9)互为提供担保或连环提供担保;
  
  (10)存在有关控制权的秘密协议;
  
  (11)除股本权益性投资外,资金以各种方式供单位或个人长期使用。
  
  商业银行的应对策略:
  
  ●充分利用内外部信息系统;
  
  ●充分尽职受理和调查评价;
  
  ●识别客户关联方关系的注意点;
  
  ●识别频率与额度授信周期应当保持一致;
  
  ●产权股权发生变动,必须识别判断;
  
  ●集团法人客户的架构图必须每年进行维护。
  
  (二)集团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特征
  
  集团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通常是由于商业银行对集团法人客户多头授信、过度授信、不适
  
  当分配授信额度,或集团法人客户经营不善,或集团法人客户通过关联交易、资产重组等
  
  手段在内部关联方之间不按公允价值原则转移资产或利润等原因造成的。与单一法人客户
  
  相比,集团法人客户的信用风险具有以下明显特征:
  
  ●内部关联交易频繁;
  
  ●连环担保十分普遍;
  
  ●真实财务状况难以掌握;
  
  ●系统性风险较高;
  
  ●风险识别和贷后管理难度大。
  
  三、个人客户信用风险识别
  
  (一)个人客户的基本信息分析
  
  个人信贷业务所面对的客户主要是自然人,其特点表现为单笔业务资金规模小但业务复杂
  
  而且数量巨大。
  
  多渠道调查、识别个人客户潜在的信用风险:
  
  1.资信情况调查:个人征信系统;税务/海关/法院等机构;*9还款来源(收入证明、财产
  
  证明)
  
  2.资产和负债情况调查:
  
  3.贷款用途及还款来源调查:
  
  4.对担保方式的调查:
  
  (二)个人信贷产品分类及风险分析
  
  1.个人住房按揭贷款的风险分析
  
  ●经销商风险;
  
  经销商不具有销售资格或违反法律规定,导致销售行为、销售合同无效。
  
  经销商在商品合同下出现违约,导致购买人违约。
  
  经销商在进行高度负债经营时,存在卷款外逃的风险。
  
  ●“假按揭”风险;
  
  开发商不具备按揭合作主体资格,以虚假销售方式套取商业银行按揭贷款。
  
  以个人住房按揭贷款名义套取企业生产经营用的贷款。
  
  信贷人员与企业串谋,像虚拟借款人或不具有真实购房行为的借款人发放高成数的个人住
  
  房按揭贷款。
  
  借款人虚假购房,身份和住址不明。
  
  开发商与购房人串通,规避不允许零首付的政策限制。
  
  ●由于房产价值下跌而造成超额抵押不足的风险;
  
  ●借款人经济状况变动风险。
  
  2.个人零售贷款的风险分析
  
  个人零售贷款可以分为汽车消费贷款、信用卡消费贷款、助学贷款、留学贷款、助业贷款
  
  等。风险在于:
  
  ●借款人的真实收入状况难以掌握
  
  ●借款人的偿债能力有可能不稳(如职业不稳定,大学生就业困难等)
  
  ●贷款购买的商品质量有问题或价格下跌导致消费者不愿履约
  
  ●抵押权益实现困难(关注*9还款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