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誉风险
  
  摘要:
  
  声誉是商业银行所有的利益持有者通过持续努力、长期信任建立起来的宝贵的无形资产。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商业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几乎所有的风险都可能影响银行声誉。公司治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确保,必须明确董事会、监视会、高管层和内部相关部门在控制操作风险的职责,内部相关部门包括风险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合规部、后勤保障部门。
  
  法律风险:
  
  法律风险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操作风险,它包括但不限于因监管措施和解决民商事争议而支付的罚款、罚金或者惩罚性赔偿所导致的风险敞口。
  
  广义的法律风险包括外部合规风险和监管风险。
  
  法律风险的表现形式
  
  声誉风险:
  
  声誉是商业银行所有的利益持有者通过持续努力、长期信任建立起来的宝贵的无形资产。声誉风险是指由于意外事件、商业银行的政策调整、市场表现或日常经营活动所产生的负面结果,可能对商业银行的这种无形资产造成损失的风险。
  
  几乎所有的风险都可能影响银行声誉。
  
  管理声誉风险的*4办法就是:强化全面风险管理意识,改善公司治理,并预先做好应对声誉危机的准备;确保其他主要风险被正确识别、优先排序,并得到有效管理。
  
  风险的三种定义:
  
  (1)风险是未来结果的不确定性:抽象、概括
  
  (2)风险是损失的可能性:损失的概率分布;符合金融监管当局对风险管理的思考模式
  
  (3)风险是未来结果(如投资的收益率)对期望的偏离,即波动性符合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风险既是损失的来源,同时也是盈利的基础
  
  风险控制环境:
  
  1.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环境
  
  (1)公司治理是现代商业银行的核心确保,必须明确董事会、监视会、高管层和内部相关部门在控制操作风险的职责
  
  内部相关部门包括风险管理部门、业务管理部门、内部审计部门、合规部、后勤保障部门
  
  (2)内部控制环境
  
  内控目标,确保国家法规和内部规章制度得到充分执行、确保银行战略计划得到实现、确保风险管理体系的有效性、确保业务数据的真实性
  
  内控原则是全面、审慎(内控优先)、有效性(内控要有高度权威性)、独立性
  
  2.职业操守
  
  3.信息系统
  
  风险资本计量:
  
  1.基本指标法(basic indicator approach)
  
  (1)以单一的指标作为衡量银行整体操作风险的尺度,并以此为基础配置操作风险资本的方法
  
  (2)理由是银行越大,非利息收入越高,操作风险就越大,分配的经济资本就越多,操作风险的监管成本=[前三年的总收入*固定百分比加总]/3
  
  总收入=净利息收入+净非利息收入,不包括保险收入、银行账户上出售证券实现的盈利固定百分比为15%
  
  缺陷是按照这一思路,即使奉献管理水平提高,也不会降低银行应对操作风险的资本,除非资产规模和非利息收入下降,这可能还会导致反向激励
  
  2.标准法(standar dise dapproach)
  
  (1)将整个业务分成多个条线,度量每个业务线的风险,再把风险加总,如果业务线按巴塞尔委员会制定的标准来划分,就是standardisedapproach
  
  (2)标准法中银行的产品线:公司融资、交易和销售、零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支付和清算、代理服务、资产管理、零售经济,巴塞尔设定了每个产品线的β值
  
  (3)采用标准法的基本要求
  
  有效的风险管理和控制
  
  计量和验证
  
  3.高级计量法
  
  (1)内部度量法(interna measure mentapprocah,EA)
  
  预期损失量(expect edoss amount),风险指数(risk profie index,RPI)
  
  具体讲,产品线分为M种,风险类别分为N种,操作风险就按M*N来度量,每个产品线和损失类型组合要求的资本用这个组合的EA,RPI,固定参数 γ相乘计算,操作风险需要的总资本是每个产品线和损失类型组合要求的资本的加总。
  
  与前两种方法来比,interna measure ment approach允许银行使用EA,而为了计算EA,要得到EI(敞口指标)、PE(损失事件发生概率)、GE(特定损失事件)PE*GE=ER(expectedossratio),ER*EI=EA
  
  固定参数γ的校验有两种方法“根据*5损失分析进行的校验方法”和“根据绝对资本分析进行的校验方法”,前一种确定依据是“在一定的置信水平下(99%),一定时期内(一年),资本要求能涵盖*5损失”,后一种依据“操作风险的监管资本占总监管资本的一定比例”
  
  (2)损失分布法(ossdistribution approach,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