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评估基本概念
贷款项目评估是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为基础,根据国家现行方针政策、财税制度以及银行信贷政策的有关规定,结合项目生产经营的信息材料,从技术、经济等方面对项目进行科学审查与评价的一种方法。贷款项目评估是以银行的立场为出发点,以提高银行的信贷经营效益为目的,根据项目的具体情况,剔除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可能存在的将影响评估结果的各种非客观因素,重新对项目的可行性进行分析和判断,为银行贷款决策提供依据。
就涉及领域而言,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和贷款项目评估是相同的,它们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发起的主体不同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属于项目论证工作,是项目业主或发起人为了确定投资方案而进行的工作,一般由设计和咨询机构完成;贷款项目评估是贷款银行为了筛选贷款对象而展开的工作。尽管两者都可以委托中介咨询机构进行,但所代表的行为主体不同,要为不同主体的不同发展目标服务。
(2)发生的时间不同
按照项目管理的程序,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在先,项目评估在后,项目评估是在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的。项目评估处于比可行性研究更高级的阶段,项目评估比可行性研究更具有权威性。
(3)研究的范围与侧重点不同
项目的可行性研究必须对项目实施后可能面临的问题进行全面的研究,并作出在技术上、财务上是否可行的结论;贷款项目评估是在审查可行性研究报告并对项目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它可以针对发现或关心的问题,有所侧重地进行研究,不必面面俱到。
(4)进行项目评估和可行性研究的目的不同
项目可行性报告是项目业主进行投资决策、报批项目和申请贷款的必备材料,因此,项目业主进行的项目可行性研究除了判断项目的可行性外,主要是用于项目报批和贷款申请。项目的可行性研究一般是由项目业主委托有资格的机构承担。
项目评估报告是项目审批部门或贷款的决策部门进行最终决策的依据,因此项目评估是为项目审批和贷款决策服务的,评估工作一般由决策部门承担,也可由决策部门委托有资格的机构承担。《项目融资业务指引》明确规定,贷款人可以根据需要委托或者要求借款人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独立中介机构为项目提供法律、税务、保险、技术、环保和监理等方面的专业意见和服务。在风险评估阶段,应充分识别项目融资所面临的诸多风险,包括政策风险、筹资风险、完工风险、产品市场风险、超支风险等,并采取要求项目相关方通过签订总承包合同、投保商业保险、建立完工保证金、提供履约保函、签订长期供销合同等方式有效降低和分散贷款风险。
项目评估的内容
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评估
(1)项目所属行业当前整体状况分析,国内外情况对比,发展趋势预测,项目所生产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
(2)贷款项目是否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项目建设和运营是否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是否经过必要的报批程序,是否符合国家总体布局和地区经济结构的需要。
(3)项目产品市场情况分析和项目产品的竞争力分析,包括: 国内外市场的供求现状及未来情况预测,生产同类产品的厂家竞争情况及项目的竞争能力分析,项目产品销售渠道分析。
结合上述三个方面的情况和项目单位的实际情况,分析该项目是否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对项目业主单位建设该项目的必要性作出总体评价。
2. 项目建设配套条件评估
项目建设配套条件评估要考虑:厂址选择是否合理,所需土地征用落实情况;资源条件能否满足项目需要,原辅材料、燃料供应是否有保障,是否经济合理;配套水、电、气、交通、运输条件能否满足项目需要;相关及配套项目是否同步建设;环保指标是否达到有关部门的要求,环境影响报告书是否已经由权威部门批准;项目所需资金的落实情况。
3. 项目技术评估
项目所采用的技术是否先进、适用、合理、协调,是否与项目其他条件相配套。
项目设备选择是否合理。所采用的设备能否与生产工艺、资源条件及项目单位的工人技术水平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相协调;引进设备的必要性,引进设备后对国外配件、维修材料、辅料的依赖程度和解决途径;引进设备与国内设备能否相协调。
4. 借款人及项目股东情况
《项目融资业务指引》规定,借款人通常是为建设、经营该项目或为该项目融资而专门组建的企事业法人,包括主要从事该项目建设、经营或融资的既有企事业法人。对借款人及项目股东情况评估内容应包括:借款人是否具备主体资格;项目股东的经济实力、风险承受能力、整体经营情况及行业经验;项目与股东主营业务的相关性及协同效应;项目对项目股东的重要程度及股东支持项目的意愿和能力;项目经营主体在相关领域的经营管理能力。
5. 项目财务评估
项目财务评估包括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评估、项目基础财务数据评估、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估以及不确定性评估四个方面。
(1)项目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评估。项目投资(含建设投资和流动资金)估算是否合理,是否存在高估、低估和漏估问题;项目总投资及构成的合理性,项目资本金比例是否符合国家规定;各项投资来源的落实情况及项目资本金的到位情况等;如果资金来源包括多家银行贷款,是否采用银团贷款的方式。
(2)项目基础财务数据评估。基础数据的取值是否有理有据,所采用的财税制度是否符合国家现行规定。
(3)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估。采用规范的方法,计算反映项目盈利能力和还款能力的相关指标,分析项目的还款资金来源,了解项目的盈利能力和还款能力。
(4)不确定性评估。了解项目将面临的风险及抗风险的能力。
6. 项目担保及风险分担
贷款人应当采取措施有效降低和分散融资项目在建设期和经营期的各类风险。贷款人应当以要求借款人或者通过借款人要求项目相关方签订总承包合同、投保商业保险、建立完工保证金、提供完工担保和履约保函等方式,*5限度地降低建设期风险。同时,可以以要求借款人签订长期供销合同、使用金融衍生工具或者发起人提供资金缺口担保等方式,有效分散经营期风险。
项目担保及风险分担主要包括:所提供的担保是否合法、有效、足额可靠,是否以项目资产设定抵押,担保法律文件是否完善,项目是否投保必要的商业保险;项目风险是否在借款人、出资人、项目承包方、施工方等各参与方之间得到合理分配,完工担保是否落实项目的政策风险、筹资风险、完工风险、产品市场风险、超支风险、原材料风险、营运风险、汇率风险、环保风险和其他相关风险是否得到有效控制等。
7. 项目融资方案
贷款人应当按照国家关于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的有关规定,综合考虑项目风险水平和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条件、金额和发放程序;应当根据项目预测现金流和投资回收期等因素,合理确定贷款期限和还款计划;应当与借款人约定专门的项目收入账户,并要求所有项目收入进入约定账户,并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和方式对外支付。
项目融资方案主要包括:综合判定包括贷款金额、期限、还款计划、项目收入账户等在内的融资方案安排是否合理可行。
8. 银行效益评估
银行效益评估包括盈利性效益评估、流动性效益评估和银行效益动态分析三个方面。
项目评估的要求和组织
项目评估是投资决策的重要手段,投资者、决策机构和金融机构以项目评估的结论作为实施项目、决策项目和提供贷款的主要依据。银行最关心的是借款企业的财务状况和项目的效益情况,并把贷款项目的还款能力作为评估重点。项目的财务效益是项目的建设、生产、经营及销售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任何一方面出问题都会直接影响项目的财务效益,因此进行项目财务效益评估前,必须对项目的建设规模、投资估算、产品方案、原辅料供应及保证情况、产品市场情况、生产工艺、物料单耗、水电供应、交通条件以及项目承办单位能力等方面的情况先进行评估分析,银行如果舍此进行盲目的财务评估,将对银行贷款决策起误导作用。
项目评估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而银行的员工主要由金融及财务方面的人员组成,如果仅依靠银行自身力量,将难以对直接影响项目财务评估质量的技术和工艺等方面的问题进行评估。到目前为止,国内银行对项目进行评估时,基本上是采用以银行工作人员为主进行评估的模式,很少邀请与项目有关的技术及管理专家参加评估工作,这种评估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项目评估质量。因此,应邀请有关专家和银行工作人员一起组成项目评估小组,这将有利于提高银行项目评估的质量。
项目评估的意义
在我国现行的体制下,由于诸多因素共同作用,仅凭借款人提交给银行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等贷款文件往往难以对项目进行客观的评价。《固定资产贷款管理暂行办法》对贷款人内部信贷管理各相关环节应如何全面分析、准确评估项目风险作如下要求: 明确项目受理条件, 包括借款人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投资主体资格,项目应符合国家产业、土地、环保等相关政策;按规定履行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合法管理程序;应符合国家有关投资项目资本金制度等;在贷款调查阶段,应对项目基本情况和项目发起人情况进行详细调查;在风险审批阶段,特别强调要对项目合规性、项目技术和财务可行性、产品市场、融资方案、保险等进行深入的风险评价。银行应根据相关规定对贷款项目进行评估,剔除非客观因素,从而可以较真实地对项目进行评价。
我国的可行性研究制度虽然已推行近20年了,但投资效益低的项目却仍不断出现,投资浪费现象一直在发生,原因虽然是多方面的,但项目在可行性研究中弄虚作假却是主要原因之一。因此,银行在发放贷款前对申请贷款的项目进行制度化的评估,可以为银行客观地了解和评价项目,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打下基础。
作为债权人,银行对项目评估的角度和取舍标准与设计院、政府和企业的标准存在差异,银行通过对贷款项目的评估,可以从维护银行权益的立场出发,根据自己的标准评价项目,为贷款决策提供科学依据。由于项目融资具有不同于一般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的风险特征,如贷款偿还主要依赖项目未来现金流或者项目自身资产价值,通常融资比例较高、金额较大、期限较长、参与者较多,因此风险较大,往往需要多方面机构和人员的参与,并通过复杂的融资和担保结构以分散和降低风险。在以往商业银行的业务操作中,如此广泛复杂的调查评估,往往仅根据经办人员的经验和项目进展环节进行。由于尽职调查工作缺少系统性的计划组织,调查成果难以保证稳定的质量水平。银行应将项目融资业务的全部流程纳入规范化操作模式之中,按照项目评估报告模板等工具完成尽职调查、风险控制、客户服务等各项工作,不仅将提高综合收入,而且作为项目合作伙伴深入到项目建设运营的整个流程中,全面了解各方面信息,提高识别、评估、控制项目融资业务风险的能力,也为项目融资业务的平稳较快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项目背景分析
项目背景分析有利于银行了解整个项目的背景,具体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1. 宏观背景
从宏观角度看,对项目的背景分析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
(1)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民经济平衡发展的需要。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可以根据资源的可能性和社会需求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优化国民经济结构。投资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可以通过调整国家的投资结构使国民经济发展趋于平衡。尤其是大型投资项目,首先要进行宏观背景分析,看其是否具备这样的功能,这是十分重要的。
(2)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技术政策和地区、部门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技术政策确定了整个国民经济优先发展的产业及技术,对投资项目建设具有指导作用。因此,应该分析评估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国家或行业(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国家有关的投资政策、产业政策和技术政策等宏观经济要求以及项目建设对有关规划的影响,包括产品方案和建设规模,原料来源和产品销售方向,建设地点和进度要求等是否符合宏观意图。
在一定时期,各地区或各部门都有其发展规划,拟建项目应符合发展规划的要求。分析项目建设是否符合发展规划的要求是十分必要的。如果符合要求,则项目是必要的,否则,银行应该对此类项目拒绝发放贷款。
2. 微观背景
分析项目的微观背景主要从项目发起人和项目本身着手。首先应分析项目发起人单位,然后分析项目提出的理由,并对项目的投资环境进行分析。
(1)项目企业分析
企业的基础管理水平、财务状况、经营状况和信用度与项目能否顺利实施有密切关系,进而也与项目的还款能力有很大关系。因此,对项目单位概况的分析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①企业的基础:分析企业的历史、规模、组织、技术水平等。通过了解企业的历史发展过程、经济体制的变化,以及隶属关系等情况掌握企业的特点。通过了解企业的劳动力结构和层次,看其是否适应项目的技术水平和满足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②企业管理水平:主要指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经历、管理能力、知识结构及年龄结构,机构的设置及合理性,经营管理方面的主要业绩,已实施投资项目的管理情况等。
③企业财务状况:注册资本、固定资产原值与净值以及流动资产情况,企业近年来( 一般是最近三年)的财务状况,详细分析其利润表、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等。
④企业经营状况:对投资者的经营状况分析,主要包括分析投资者目前的利税水平、产销率、市场占有率、产品优良率。据此,全面评估与分析投资者的经营状况。
⑤企业信用度:信用度是指企业在经济活动中履行诺言、讲求信誉的程度。对企业信用度的分析主要包括对企业借贷信用、经济合同履约信用、产品信誉等的评估。企业借贷信用的评价通过贷款按期偿还率、还本付息率等指标来评价。经济合同履约信用的评价主要通过经济合同履约率这一指标来分析。产品信誉评价主要评价企业产品的优质率和合格率,以及产品的市场竞争能力和市场占有率等。
(2)投资的理由
主要是指对提出项目的理由及投资意向进行分析评估。评价投资该项目能给地方、部门和企业带来的益处,从而判断项目发起单位提出的理由是否充分,包括能否更充分地利用资源、降低能源消耗、增加加工产品的附加价值,能否扩大生产规模、填补本地区的空白、提高产品的竞争力,能否增加出口满足市场需要或是可替代出口,能否扩大就业并利用社会协作条件、优惠政策和现有的基础设施等。
(3)投资环境评估
投资环境是指在一定时间、一定地点或范围内,影响和制约项目投资活动的各种外部境况和条件要素的有机集合体。项目对其投资环境具有选择性,这正是资本寻求其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必要条件的集中表现。投资环境实为一个多层次、由多种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一个良好的项目投资环境,会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一个好的条件,有利于项目的成功。
对拟建项目的环境评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工业建设的优惠政策和措施等条件,资源、市场、社会协作条件,可供利用的基础设施,建设用地条件,自然条件,劳动力来源,其他推动或吸引投资者提出建设意向的背景材料等。
理论上,以上的各项评价需先确定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然后选择具体的评价方法,如等级尺度法、冷热图法、道氏评估法、抽样评价法、相似度法等。从我国目前状况和具体项目出发,对投资环境的评估和选择,可选择对项目影响较大的若干因素,经过综合评分来判断优劣,进而为银行发放项目贷款进行决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