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考点:货币政策
是指政府(中央银行)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
1.货币政策及其作用
(1)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例。
(4)引导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并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2.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两大类:一般性政策工具、选择性政策工具。
一般性政策工具包含3种: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
(1)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指中央银行规定的金融机构为满足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
(2)再贴现政策。再贴现率(着眼短期效应)和再贴现资格(着眼长期效应)。
提高再贴现率,则收紧货币供应量;反之,相反。规定再贴现资格条件可发挥抑制或扶持作用,并改变资金流向。
(3)公开市场业务(最常用)
央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如,有价证券、外汇交易。
选择性政策工具包含2种: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指导。
直接信用控制——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如,规定利率限额、配额,流动性比率以及直接干预等。
间接信用指导——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间接影响金融机构行为。
3.货币政策的运作
是指中央银行根据客观经济形势采取适当的政策措施调控货币量和信用规模,使之达到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并以此影响整体经济的运行。
货币政策分为:紧的货币政策和松的货币政策。
紧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减少货币供应量,提高利率,加强信贷控制。
松的货币政策主要手段是:增加货币供应量,降低利率,放松信贷控制。
4.货币政策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分析:利率、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调节货币供应量、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1)利率。一般来说,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就上升;而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就下降。原因:导致内在价值、融资成本、资金流向改变。
(2)中央银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对证券价格的影响。
(3)调节货币供应量对证券市场的影响。
(4)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对证券市场的影响。产生结构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