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还是大学里的一名在校生,一定没少被这样一个概念洗脑:成绩+学位+资格证书=成功。
到了找工作要进入社会的时候,又有人会告诉你:现在成绩和学历背景已成定局,你能倚靠的就只有牛逼哄哄的专业资质或者证书了。
于是你以为,ACCA=成功。
可是啊,真实的世界并不是这么简单的。ACCA能够提高成功的几率,却并不是决定成功的唯一因素。
因此,我那样强烈地憎恨ACCA——
它让我失去无数自由时间
别人去刷零点首映大片的时候,我在宿舍的灯光下挑灯夜战;
别人成群结队出去度假旅行的时候,我在高顿自习室里一边吃外卖一边刷网课;
别人大学里谈恋爱像换衣服,我到现在为止还是母胎solo,男朋友居然是个姓A的“大咖”;
别人放假在家睡觉打游戏追剧,我已经不知道现在最火的是哪部剧了;
......
ACCA多么“可恶”啊,剥夺了我那么多自由的玩耍时间,想想都悲从中来。
可是呀,当别人觉得大学生活空虚迷茫的时候,我只觉得每天都有为之努力的目标在支撑着自己,那种高考的感觉赫然就在眼前;当别人因为失恋买醉消沉的时候,我却因为两门科目的顺利pass而准备吃一顿麻辣香锅庆祝一下;当别人面对校招的失利手足无措时,我镇定自若地在四大面试关里阐述着自己的观点......
失去一些东西的同时,你也许收获了更重要的另外一些。
它让我弱化固有思维
接受了十几年应试教育的人,突然要转换思考的模式和思维,这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很多逻辑思维,已经根植于我们的脑中,成为一种习惯模式。而学习ACCA就是在挑战这种“习惯”。
从小到大考过的试,不下千百次,却几乎都是换汤不换药的同一种“套路”——得到最终的正确答案,其他都不重要。
显然,ACCA恰恰相反。比起一个正确答案,考官更看重你思考的过程,甚至,即便你最终也没有得出答案,或者答案不符,也不影响考官把最重要的思路分数给到你。
对于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这样的逆转转变起来并不容易。但是考到一定的阶段,你会有所领悟,也渐渐“习惯”这样的考试模式。而从此,你将学会站在不同的角度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最后解决问题。
挥剑斩“固定思维”固然很难,但是一旦转变,就是另一片海阔天空。
它让我背负不少白眼
常常有人问我:你花那么多钱,那么多精力,考这么个玩意儿,如果最后也没进四大,也没找到好工作,怎么办?
我:凉拌!(换来不少白眼)
你看,你拼了命在路上努力耕耘,始终有不少在路边隔岸观火,盼着你一蹶不振的人,等着赏你白眼。
值得吗?哪里有答案呢,哪里有什么标准答案呢。
ACCA不是已经告诉我,重要的不是结果,而是过程嘛。
每解一道题,不是都在告诉自己答案嘛。
我这样“憎恨”ACCA,“憎恨”它沁入骨血般带给我的另一种可能。
 
▎本文来源高顿,作者牛轰轰,高顿财经签约作者,游学美国五年,曾投身华尔街与四大,现居国内。正经得有点逗,文艺得有点挫,污得有点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