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本土化是四大所的必要选择
  对于大陆的本土企业,已经逐步消除了最初对老外的盲目信任,对于本土业务的审计、税务、咨询等各类业务,国内大中型企业开始意识到本土专业人士的重要性。只有对本土文化、人际交往、市场环境、政府关系有深入理解的人才,才能更好地服务这些客户。因此,对于这些四大所,他们有必要引入更多本土人才,才能更好地应付客户。
  2、本土人才国际化成为四大所的本土化重要基础
  随着我国人才培养体系的多元化,更多的取得高等教育、国外顶尖大学学历、国际从业资格、国际工作经验的人才开始回流大陆四大,并服务客户。他们可以提供给本土客户更全面的国际化服务,他们有能力成为这些网络在大陆成员所中核心管理人员。
  3、本土化是四大所的必然趋势
  在2013年,中注协加强了对会计师事务所合伙人的要求,根据《 中外合作会计师事务所本土化转制方案》:
  第二章合伙人的资格条件
  第四条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应当有25名以上符合本方案下列条款规定的合伙人、100名以上的 中国注册会计师,以及等值人民币1000万元以上的出资。
  第五条会计师事务所采用特殊普通合伙组织形式,其具备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的合伙人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三)有取得注册会计师证书后最近5年连续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下列业务的经历, 其中在中国境内会计师事务所的经历不少于3年……
  第七条不具备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或注册资产评估师、注册税务师、注册造价工程师专业资格但持有财政部认可的相关国家或地区注册会计师专业资格证书的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居民及外国人可以担任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的合伙人,但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三)有取得财政部认可的相关国家或地区注册会计师专业资格后最近10年连续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本方案第五条第三项所列业务的工作经验,其中在境内会计师事务所的经历不少于5年。
  (四)至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设立批准日(即财政部核发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执业证书日,下同), 该类合伙人占合伙人总数的比例及其在合伙人管理委员会(或履行会计师事务所*6决策管理职能的其他类似机构,下同)中的比例 不得超过40%;截至2014年12月31日,该类合伙人占合伙人总数的比例及其在合伙人管理委员会中的比例不得超过35%;截至2016年12月31日,该类合伙人占合伙人总数的比例及其在合伙人管理委员会中的比例不得超过25%; 截至2017年12月31日,该类合伙人占合伙人总数的比例及其在合伙人管理委员会中的比例不得超过20%。
  对于转制后的四大所(目前均已完成转制),这些事务所未能取得CICPA的合伙人比例受到了很严格的限定,因此这些事务所适时的发展其CICPA队伍,是政策驱使的结果。当然,老外也能取得CICPA,但是以我们的了解,HK和Singapore的par会说一些中文,但是是否能以考试的状态使用中文存在很大的质疑。(CICPA即便是海外考试,目前仍然只有中文考试,不提供英文考试)。
  同时,对于首席合伙人的要求,更是直接对国籍进行了限定:
  第十一条担任特殊普通合伙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或履行*6管理职责的其他职务,下同)的,除满足前述条款规定的合伙人资格条件外,还应当符合下列条件:
  (一)具有中国国籍。
  (二)具备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资格。
  (三)有最近10年连续在会计师事务所从事本方案第五条第三项所列业务的工作经验,其中在境内会计师事务所的经历不少于8年。
  会计师事务所首席合伙人,应当是执行合伙事务的合伙人。
  当然,港人也算中国国籍,能在大陆工作8年以上,应该也搞定CICPA了。
  因此,本土化是四大的必然选择。毕竟不是所有港人、马来人、新加坡人都愿意千里迢迢来到大陆考中文CICPA,并长期在大陆执业的。更别说欧美的人士了。
  4、现状与尴尬
  如前所述,目前四大的核心团队的负责人还是以香港人及东南亚人为主,咨询更是以欧美人为主,即使是有中国人,大都也是有着香港或欧美的工作经历的专业人士。而完全本土培养、本土成长的合伙人比重还很低,但随着这几年四大所开始更多地将优秀的人士送往发达国家培训工作,相信未来本土化工作会有更深入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