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顿网校小编今天分享给大家一位四大审计师在审计工作中都学到了哪些技能。
        <1>思考任何一件事的合理性
  审计界有一句口头禅:“不re”。“不re”,是“not reasonable”的简称,也就是“不合理”,不符合常识。审计师的职责就是检查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和合理性。为了防止上当受骗,审计师需要仔细推敲公司当局的每一种说法是否合理,这是他们的一种职业习惯。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管理当局会说:“今年收入增长了50%,是因为销售数量增长了50%。”审计师一看报表:“不对啊,成本明明下降了20%啊,期末存货也比上年年底要多。而且也没听说有什么技术进步,能让单位成本大幅下降,所以成本下降只能是因为生产数量在下降。这和销售数量增长不是自相矛盾吗?”
  这个例子正印证了一句老话:“说谎话容易,把谎话说圆却很难。”为了把一句谎话编圆,你需要修改很多相关的地方,而且还不一定修改得圆满。审计师就是通过寻找会计资料当中不正常、不合理的蛛丝马迹,从各个角度向公司提出一连串的问题,像猎犬一样刨啊刨,从而把公司隐瞒、编造的事情挖出来。
  这年头,不仅公司财务的谎话编得不圆,连骗子的骗术也“不re”。前不久,我收到“淘宝网”发来的一个广告,通知我中了奖。我登陆淘宝网,输入密码,果然有35000元的现金大奖在等着我。在我收到这个广告之前一天,淘宝网的确在搞抽奖,所以我并没意识到这是一个骗局。
  我继续读下去,兑奖通知说,税法规定奖不能白拿。只要我邮寄1500元的增值税到某个帐号,他们就会立即把奖金支付给我。我刚要激动地抬屁股去邮局,忽然想起一件事:你直接从我35000元的奖金里扣1500元不就可以了吗,为什么要我去邮局寄钱呢?我又仔细看了看一遍兑奖说明,发现一个新的问题:怎么会让我交增值税呢,增值税一般是在工厂进口原材料的时候才交的。就这样,我识破了一场“不re”的骗局。
  审计师喜欢思考事情的合理性,这其实就是日常生活常识的积累。可是,如果审计师把这种职业习惯带到生活当中来,就不那么可爱了。在生活里,人不可能把所有事情都记得很清楚,难免说出一些不太准确的话。而且在夫妻之间,有时也会说一些善意的小谎言,互相哄一哄。如果你的另一半是一个干审计的,那么恭喜你,你的每一句善意的谎话都会引来对方的疑问,你会被打破沙锅问到底,越挖越深,直到谎话彻底败露为之。
  所以,敢和审计师结婚的人,一定是个赤诚坦荡的人。
  <2>用数字说话
  中国人喜欢从表象上,从意识形态上,从趋势上说一些大而化之的话,偏偏懒的拿数字去支持自己的观点,用数字去检验一下是不是这么回事。审计师则不同,他们的很多科目的都需要匡算(Prove in Total)。比如工资费用,审计师会用公司的总人数乘以大致的人均工资,得出一个总数,和报表上的那个数字对比一下,看看相差得大不大。
  用数字说话非常重要。因为,有些事情正确与否,并不是从概念上就能看出来的,你得实际计算一下成本、收益分别是多少,才能做出结论。只有数字,才能告诉你答案。
  举个例子。很多西方国家发展竞技体育不会动用很多纳税人的钱,而是走市场化、职业化的道路。而在中国,竞技体育基本是靠国家财政支持的。如果你举行一场辩论的话,至少90%的中国人支持用“举国体制”发展竞技体育,恐怕只有不到10%的人反对这么做。到底谁对谁错呢?
  我们可以匡算一下,如果让纳税人来赞助的话,一枚奥运会金牌会花费纳税人多少钱。假设1名奥运会冠军,是从1000名运动员里挑选出来的(中国那么大,33个省平均每个省有30个人练习同一个项目,应该不夸张)。光运动员还不够,还得有后勤保障人员,比如教练,领队,队医,厨房师父。就算平均两个运动员有一个后勤人员吧。好了,运动员+后勤人员,一共1500个人,换一枚奥运金牌。这1500个人是职业性的,假设国家得管他们每个人20年,其中10年训练,10年退休金补贴。每人每月的工资,暂定为1000元。除此之外,运动员还要使用运动器械,要住宿舍,还要出去外地、外国比赛等等开销,每人每月1000元。这样一算,一枚奥运金牌的成本,1500人×20年×12个月×2000元/月=7.2亿人民币。雅典奥运会上,中国取得了32枚金牌,那么我们在这32枚金牌上花费了7.2亿×30=230.4亿元人民币。
  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条。数字出来以后,双方可以再进行一场辩论,就算仍然谁也说服不了谁,至少,他们会把辩论的焦点从简单的“是”或“否”,转移到对于成本、收益的权衡上来。这场辩论的水平就会上一个层次。
  需要说明的是,我上边的这些数字都是自己估算的,而不是从哪个政府预算报告上摘录的。这是一件挺无奈的事情。我从没见政府给出过明细的财政预算。所以我不知道我纳的税有多少用于教育、多少用于竞技体育、多少用于医疗、多少用于公务员工资、多少用于业务招待……不过不要紧,我们每个人都有常识和头脑。就像上边计算奥运会金牌的成本一样,很多事情我们自己就可以依靠现有的知识,大致估算一下。这么做虽然会费点力气,但是总比一无所知要好。
  希望每一个人都能够养成用数字说话、向数字索取答案的好习惯。
  <3>做事要留证据
  在审计工作当中,很重要的一条原则就是:“如果你没有写下来你做了什么,那就等于你没有做。”比如你询问了谁,询问的结果是什么,你查看了什么单据,都要记录在工作底稿里。审计师特别喜欢管客户要资料:合同啦,发票啦,内部文件啦,管理当局的声名啦,都象宝贝似的要过来,把重点标注清楚,归入审计工作底稿里。只有当这些证据齐全了,报表上的数字才有依据。
  用书面证据说事,和口头约定相比,无疑是一种进步。只有在每一个环节留下可供查证的证据,才能在发生纠纷的时候有理可说。可惜很多中国的企业总喜欢在合同里说一套,实际当中跟对方口头约定另外一套,不愿意及时更新合同。等发生了纠纷,双方各执一词。我想,随着中国司法制度越来越健全,那些不愿意用合同说事的企业,会越来越吃亏。
  其实,审计报告本身就是一种书面证据。会计报表使用者需要看到注册会计师出具的审计报告,以确信会计报表是真实公允的。这年头股民很多,但是会看年报的股民却不多,看年报的时候关注受聘会计师事务所是谁的股民更是寥寥无几。如果你只是“炒股”,而不是“投资”股票的话,审计报告的确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做事要留证据”——这句话从另外一个角度讲,就是“不该留的证据坚决不留”。比如,审计师发现企业有一些小问题,但是不太严重,并不需要解决。那么,审计师*4就当根本不知道,在工作底稿上提都不提。如果你提了,但是没解决,反而容易被监管机构抓住小辫子。曾经有一种说法:我们做审计的目的,就是在赚到审计费的同时,取得适当的审计证据把责任尽量都推给公司管理层。这话虽然说的有点露骨,但是无疑是句大实话。
  <4>简明、清晰地表达观点
  “改革开放要坚持,纠正不正之风和打击经济犯罪也要坚持;改革开放要坚决,纠正不正之风和打击经济犯罪也要坚决;改革开放要是一个长期任务,纠正不正之风和打击经济犯罪也是一个长期任务。”——李瑞环,1986年4月3日在中央端正党风座谈会上的发言。
  上边这段话,大家可能都读得比较累。如果换成一个审计师,他会怎么表达同样的意思呢?我想,他大概会这么说:“改革开放、纠正不正之风和打击经济犯罪这三件事都是需要长期坚持的任务。而且,我们在执行的时候要坚决。”
  这就是商业社会的要求:从阅读者的角度出发,尽量通俗、简明地表达观点。如果阅读者很容易就明白了你的意思,他就有希望变成你的客户,你的表达就是成功的。如果他听不懂,或者听起来很费劲,双方交流的成本很高,你的表达就是失败的。
  在我做*9个审计项目的时候,带领我工作的是一个第三年的高级审计员。我记得,她做事情一向很麻利,可是唯独她在往工作底稿上写“注释”的时候,总是磨磨蹭蹭的。每一条注释,她都是写了又写,改了又改,不断试验怎么表达才最清楚、最简明,让经理一眼就能看明白。她在遣词造句上所花费的时间,要远远多于给经理节省的时间。因为她觉得,多考虑一下阅读者的需要,让阅读者能够迅速抓住信息的重点,这样的底稿才是合格的。
  在她的影响下,我也学着提高表达的效率,让别人不费脑子就能看明白。如果我想说的事情不太复杂,我就看门见山,*9句话就把结论扔出去,然后再写原因:<1>……,<2>……,<3>……。
  如果我想说的事情比较复杂,需要先介绍背景知识,然后进行推理演绎,别人才能看懂,我就由浅入深地写,A,B,C……说清楚一件事,再说下一件事,依次说下去。每一条路如果有多个分支的话,我会加上序号A1,A2,B1,B2,这样读者就心里清楚自己“走”到了哪条路的哪个门牌号。
  我看到很多人写长篇大论的时候,总是想到哪就写到哪,相同的意思也不合并一下,序号也不加,把ABCBDAE混成一团写,让人读起来像是在走迷宫。就拿李瑞环的那段话来说吧,*9句话的“要坚持”和第三句的“是一个长期任务”明明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他偏偏要拆成两句话到处乱丢。我们自己在写长篇大论的时候,切忌成为这种“乱丢盒子”的悟空啊。
  在平时的阅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文章的作者容易陷入自言自语的梦呓,光顾着自己痛快,光顾着炫耀自己的文采和博学,而不顾文章的条理是否清楚、表达是否简明、别人是否明白。张五常近年来写的文章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半文半白,思维跳跃。一个人的思想高明是一件好事,但是,如果他不善于表达,让读者读得晕头转向、不知所云、忘文兴叹,由于“交易费用高昂,导致交易无法达成”,这实在是一件让人遗憾的事情。
  <5>出Q是完善文章的好办法
  所谓出Q,就是由一个独立的第三人阅读审计底稿,指出里边有错误、或者是不清楚的地方,然后交给底稿的编制者去修改和完善。
  在四大,员工不喜欢经理出Q,经理不喜欢合伙人出Q,审计部不喜欢税务部出Q。没有人喜欢别人给自己Q。但是,他们给别人出Q的时候都毫不留情。
  出Q的确是完善文章的好办法。我将这种方法的优点总结如下:
  <1>所谓“旁观者清”。有些事情,底稿编制者自己觉得说得很明白了,但是别人可能还是看不懂。让一个独立的第三人看一遍,提出他的疑问,就能够发现哪些地方表达得还不那么清楚。
  <2>能够凝聚多个人的智慧。一张好的底稿,需要不断加以完善,充分吸纳不同人的好的思想。经理、合伙人通过出Q,把深层次的问题指出来,等于是将自己在职业生涯中所积累的知识注入到了底稿里。员工通过修改,模仿,下一年再完善,如此循环,底稿的质量就能不断提高。这不仅是工作底稿的进化模式,也是人类文明的进化模式。
  <3>避免面对面的接触,从而提高沟通的效率。这个优点说来有点好笑,但是的确是一个事实。每个人都有自尊心和逆反心理的。据我观察,如果你当面指出别人底稿的缺点的话,通常会引起对方的解释、辩护和反驳。争来争去,底稿里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如果是出Q的话,就快了很多。反正问题我已经给你指出来了。有则改之,无则加“注释”在底稿里说清楚,省得别人每次都误会你。
  魔鬼存在于细节当中。出Q就是为了把底稿里隐藏着的大大小小的“妖精”挖出来。在四大,好的底稿无一例外都是Q出来的,而且是海量的Q,反复的Q。没有人喜欢别人给自己出Q,但是出Q的确能大大提高底稿的质量。希望你在清Q的时候,能够明白“严师出高徒”这个道理,把心态调整得积极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