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勤日前发布《移动消费大未来:2015中国移动消费者行为》报告,围绕运营商、智能手机、增值服务和物联网四大主题进行调研,旨在研究消费者与移动数字设备的关系,并提出有助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应用开发人员和移动通信行业了解未来机遇和挑战的相关数据和观点。
  2015年的全球研调查涵盖了全球6大洲的31个国家。在中国,共收集了2,000名中国用户的相关数据,并将其按照用户的性别、年龄、社会阶层和工作状况进行了分类。
  报告指出,在运营商层面上,4G已成为移动用户的主流选择,4G网络提速也为用户体验带来了革命性的冲击。目前,超过六成的受访用户使用4G服务,当中近八成的用户是在服务推出的早期便已开始使用。收入差异是影响用户购买4G服务意愿的重要因素之一。数据显示,月收入在6,000元人民币以上的群体在较大程度上表示出购买4G网络服务的兴趣,而月收入低于6,000元的群体中,愿意订购4G服务的人数不足五成。调查还发现,消费者对更高质量的网络和更便宜的价格都有极高的需求,在他们选购服务时所考虑的各项因素中,选择与价格或质量相关的因素的受访者占比都高于其他选项。
  德勤中国全国科技、传媒和电信行业主管合伙人侯珀认为:“在4G时代运营商仍面临‘增量不增收'的难题,需要紧紧围绕客户需求,探寻更多创新业务模式。例如,引入外部优质资源;优化宽带和通信网络建设;精分市场,以区别定价和服务提供有说服力的产品和套餐,吸引相对价格敏感且对新科技较为保守的用户。”
  相反,对智能手机厂商而言,消费者更关注的是手机的新功能和特点,当他们对新设备有极高兴趣时,对价格的敏感度也会相对下降。目前,人均智能手机持有量接近2台,智能手机拥有率高达86%。在过去三年内曾购买智能手机的用户占九成以上。此外,逾六成消费者表示会购买*7潮的数字设备,因为“旧产品坏了”而替换购买的用户仅有1%,可见智能手机更换周期之迅速,正促使其走向快消模式。报告认为,追求差异化将会是设备制造商应当关注的趋势,必须以技术专利的积累为基础,以用户体验为核心进行一体化的微创新,使产品从外观、功能配置以及具体应用都能够明显有别于其他竞争对手,提升竞争力。
  无可否认,智能手机已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移动支付的应用更是改变了人们的消费模式。在调研中,有六成受访者愿意使用移动支付功能,其中一半会使用该功能进行小额支付,另外近一成受访者则表示无论任何金额都愿意使用移动支付。德勤中国电信行业主管合伙人林国恩指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对智能手机的依赖度提高,特别是年轻的移动互联网'原住民'一代对基于手机的娱乐、生活、工作、以及移动电商的接受程度都很高。”
  当智能手机普及之后,可穿戴智能设备将成为电子产品消费的下一个热点。目前,物联网的发展仍处于初期阶段,调查数据显示,消费物联网各种可穿戴设备的用户渗透率和使用率均偏低,大部分消费者都只是贪图一时新鲜而购买了相关产品,而非在日常生活中真正使用这些设备。因此厂商必须不断完善产品,提高产品认知度和拓展功能研发,以提升智能化设备的普及度。德勤预测,以家庭娱乐为导向的设备将在未来三年内发展得*4,其次是可穿戴式设备,其中智能手环的发展前景将比智能手表更佳。但是,以家庭链接为导向的设备以及车联网的未来发展前景则较为不明确,或需较长的市场培育时间。
  在如今科技迅速发达的时代,移动设备及服务已经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不可分。移动消费在硬件设备、应用软件和服务供应各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虽然目前各个行业板块均呈现不同的发展进度,整体而言,德勤始终认为相关企业必须紧贴新兴技术的发展趋势,以用户需求和期望为核心,积极创新,为迎接未来的移动消费行业发展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