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 | |
设计 | |
导语 | |
人物履历 | |
标题一 | |
标题二 | |
标题三 | |
标题四 | |
标题五 | |
正文 |
中国经济的增长从去年开始出现实质性放缓。面对通缩,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完全必要的。我们可以接受增长速度的自然放缓,但如果经济增长率远低于潜在增长率,适当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就是恰当的。在此,我们有必要纠正对中国经济的三个误解。
*9个误解是把经济增长和改革对立起来,认为我们如果要进行改革,就必须要接受增长放缓的事实。但事实是,几乎所有的改革最终都可以促进经济增长。比如,金融改革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利率已经基本实现市场定价,金融市场的进入障碍基本上被消除,新三板等金融创新为高新企业提供了极大的激励。尽管短期内的波动不可避免,在中长期金融改革肯定可以更好地推动中国经济的增长。再比如,户籍制度的改革不仅可以提高无数民众的福利,而且可以促进消费,拉动经济增长。国务院最近出台价格改革方案,如果这个方案能够全面实施的话,中国经济就将向着市场化方向迈进一大步,从而变得更加具有活力。把改革和增长对立起来的观点是站不住脚的。
第二个误解是:一旦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我国就又回到过去依赖投资的老路上去了。这个误解产生的原因,是把反周期的财政措施和结构调整混为一谈。当前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是反周期措施,是短期的,而结构调整是长期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比如,过去五年,我国的储蓄率已经降低了4个百分点,速度已经非常快了,我们不可能期待在未来的五年里再下降10个百分点。中国经济增长已经明显放缓,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加投资,是拉高经济增长速度的最直接的手段。很多人认为,我国的投资效率在下降,因此不应该继续投资。他们的理由是,投资产出率下降,投资回报率下降。但是,这种观点把因果关系搞错了:投资的产出率和回报率下降,是经济增长率下降的结果,而不是经济增长速度下降的理由。回顾过去三十多年,我们就会发现,投资效率指标完全是顺周期的:每当经济走上坡路时,投资效率就提高,而每当经济走下坡路时,投资效率就下降。当前投资效率的下降,也是经济下行的结果;用投资效率下降来反对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本末倒置的观点。
第三个误解是认为,货币政策可以作为经济结构调整的一个手段来使用。货币政策的目标是让经济达到潜在增长率并保持较低的通胀率。换言之,它的作用是熨平经济波动。由于货币的通用性,货币政策一定是普适的,必须同时应用于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用货币政策来调整经济结构,一定导致经济的扭曲。比如,中国小企业的生命周期平均只有三年,给它们放贷的风险因此非常高。如果货币政策确定为定向给予小企业更多贷款,则坏账率一定会上升。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的情况下,小企业受到的冲击更大,发生坏账的可能性更大,定向给予小企业更多贷款只会加剧坏账上升的问题。
|
模板样式 | style_z_9_1 |
专题调用内容 | 中国经济的增长从去年开始出现实质性放缓。面对通缩,政府采取积极的财政和货币政策是完全必要的。我们可以接受增长速度的自然放缓,但如果经济增长率远低于潜在增长率,适当的财政和货币刺激政策就是恰当的。在此,我们有必要纠正对中国经济的三个误解。 |
图片 | 无图片信息! |
相关热点:
上一篇:上一篇:张维迎更重视经济哲学
下一篇:下一篇:解决专车 最关键就是如何收税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