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FP考试大纲考点解读:CFP理财投资规模不同
  CFP理财投资决策方法是一种理论上的抽象,是建立在投资规模相等、项目寿命期相同、资金绝对充足等假设基础上的,在经济实践中如此“苛刻”的条件很难达成。而CFP理财投资规模不同、项目寿命期不同以及资金约束却是一种经常状态,需要在特殊条件下,考虑如何实现*3项目或方寨的选择。在这一过程中,我们要特别关注项目之间的可比性问题。

  CFP理财投资规模不同即项目初始CFP理财投资数额不同,在这种情况下,净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的决策结果有可能出现矛盾的情况。为了说明问题,我们借用下面的案例展开分析。

  (二)寿命期不同

  假设存在两个寿命期不同的互斥项目,如果使用净现值法进行决策,很显然是不科学的,因为寿命期长的项目产生的现金净流量更多,两个项目的可比性大打折扣。鉴于此,我们提出了最小公倍数法和年值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1.最小公倍数法

  当互斥项目寿命期不等时,若用净现值法判断,必须使项目在相同的年限下进行比较。首先确定互斥项目寿命期的最小公倍数,假设项目可以重复一次或多次,直至寿命期等于最小公倍数的寿命期。然后再比较经过调整的互斥方案的净现值,最终得到*3结果。如上例,最小公倍数寿命期为6年,只霈将项目A复制一次即可。

  NPVA一-32+16×(P/A,10%,3)-7.792(万元)

  NPVB一-42J-12×(P/A,10%,6)=10. 26(万元)

  NPVA, =NPVA+NPVA(P/F, 10% ,3)

  =7. 792+7. 792×0.751-13. 644(万元)

  NPVB =NPVB= 10. 26(万元)

  如果直接采用NPV法计算,B项目肯定优选,因为忽略了项目的可比性,所以会产生一种误导;但寿命期经过调整后,项目间具备可比性,A项目则成为优选。

  2.年值法

  年值法是NPV方法的延伸。通过将互斥项目的净现值按资本成本等额分摊到每年,以每个项目每年的等值年金进行比较,从而解决了寿命期的可比性问题。从净现值转化为年值只是资金时间价值的一种等值换算,所以两种方法是等价的,用年值法和净现值法得出的结论是一致的。

  将净现值的等年值记为AW,

  AWA一NPVA (A/P, 10%,3) -7. 792×0.402

  =3. 133(万元)

  AWB—NPVB(A/P,IO%,6)=10. 26×0.227

  =2. 356(万元)

  因为AWA>AWB,所以A方案优选,此结论与最小公倍数法完全相同。而且年值法计算比较简单,故在寿命期不相等的互斥方案比较中较为常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