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已经进入或者打算进入财税领域的人员来说,税务师、注册会计师(CPA),以及法律职业资格证书都是必不可少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出于求职目的的考生来说,多本证书在手也就意味着多了一些主动选择的权利。
税务师证书
那么,想要同时拿下税务师、CPA、法律证书难度有多大?备考又需要多久时间呢?今天,琉璃学姐为大家带来了一位学员的备考经验贴,赶紧来听听他的考证故事吧!
(一)先来看看他都拥有了哪些证书
拿我自己来说,考证之路是从2016年开始,最初出发点主要就是为了增强自己的求职竞争力。
从时间顺序来看,目前已经取得的有:
1、法律职业资格考试(16年438分通过)
2、保代(17年考了3次才过)
3、CPA专业阶段(16-18分三次通过,其实最后的两门是通过小方法查到的,现在已经官宣了,已经专业阶段合格了)
4、税务师(16年过了两门,17年秋招没时间考,18年过了3门)
总之,我算考证经历比较丰富的人吧,也在券商实习过很久,但最后去了个同这些证没有一点关系的单位,所以小小的“独特”体验还是有的。
(二)他说这些证书考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
简单来说,这几个证考起来没有传说中那么难,但是备考过程非常辛苦,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会错过很多“青春的美好”(就是没法各种浪、约,哈哈);考完之后的等待过程尤为累心,犹如有待审判的罪犯,不断希冀“法官大人”(司法部、中注协、中税协以及证券业协会等)的垂怜;而出完成绩之后却进入“贤者时间”,有一种“不过如此”的无奈感。
那么为什么说这几个证不难考。我觉得最主要的原因在于这些证实际上都在“经管法”的大范畴之下,属于社会科学,本身而言没有很高的专业、难度壁垒,通俗一点讲就是“容易学”,所以说很多非专业出身的人在经过学习之后都能考过,正是这个道理。
这种现象不仅仅在考证中存在,考研中也存在,例如学啥的都能考经管类专业、法学专业的研究生,但一般学经管类、法学的不会考其他专业的研究生,尤其是理工科的,无非就是一个能学明白,另一个学不明白。
其次,这几个证书不难考的原因还在于他们所考试内容虽有不同但有交叉,而具备“规模效应”,能够触类旁通。
比如注会的考试科目有经济法、税法,就和法考的内容有一定交叉,只是侧重点有区别;注会和税务师就有更多相似的考点了,里面涉及税法、会计、财管的知识大幅度重合,甚至感觉这两个考试的教材内容都基本一致,区别就是一个相对偏财务、一个相对偏税务;税务师和法考也有关联,其中涉税相关法律这门就是部分法考内容的精华浓缩版。你考其中一个证,就能给另一个证打下基础,难度自然就下去了。
税务师证书
(三)关于备考税务师、CPA、法律等证书所需要的时间成本
每个证都要有一定的时间投入,备考过程绝对算不上轻松,刷书、刷题、反复纠错、反复记忆是常态,在非全职的状态下(比如已经工作、正在实习、正有课题等等),很容易心力憔悴。另外,如果这几个证想全部考下来,3、4年的光景是必须的,学习能力不够强的还得要更久,能不能坚持下来都是问题。
以我自己为例,我考司考经历了近8个月的苦逼复习,每天8小时以上,写完了4本笔记本、10多只笔,听坏了2副耳机;
考注会的专业阶段花了三年,第一年利用税务专业底子和司考知识取巧,在两场考试间隔的三个礼拜看完两门税法和经济法,第二年一边实习一边抽出时间来学,经常是晚上9点多下班后再坚持看2、3个小时,通过了会计和财管,第三年一边工作一边学习,虽然不用加班了,但基本全部休息时间都用来看书,通过了审计和战略;
考保代花了一年,考了3次才过,用复习注会的间隙时间啃各种证券法规,比较沪深两所之间、公开与非公开之间、主板与创业板之间等等的异同,编各种口诀来记忆时间、标准、条件的差异,忘了又记、记了又忘,整理过差不多20页的错题和易混知识点。
这些经历,说多了都是泪。别人毕业旅行的时候你得看书,别人在玩的时候你得看书,别人在看书的时候你还是得看书……
税务师证书备考
(四)备考税务师、CPA、法律等证书带来的几点回报
这些证书能让你对财会、税务、法律、金融等领域的基础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掌握
付出多少会有回报,考这些证书一个的回报就是你可以对财会、税务、法律、金融等领域的基础知识有一个较为系统的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又能相互交叉,拓宽专业视野、带来启发。
同时,这几个考试由于知识点相互交叉,可以起到拓宽专业视野、带来启发的作用。
第三,这些证书是一种知识掌握水平的证明,能通过“信号发送机制”让别人知道你有较好的专业基础、较好的学习能力、较好的毅力,用人单位能借此节约筛选的成本,你的客户也会对你有更高程度的信赖。
以上就是本期税务师考试经验分享的全部内容,如果你想学习更多税务师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官网税务师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