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行为通常具有法律效力吗?今天高顿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解一下。
行政行为通常具有法律效力吗?
行政行为通常具有法律效力。
行政行为的效力:
1、确定力
有效成立的行政行为,具有不可争辩力、不可变更性,即非依法不得随意变更或撤销。
2、拘束力
行政行为成立后,即对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产生法律上的约束力,有关人员或组织必须遵守、服从。
3、公定力
行政主体作出的行政行为,不论合法还是违法,都推定为合法有效,相关当事人都应当先予遵守和服从(行政效率原则的要求)。
4、执行力
行政行为生效后,行政主体依法有权采取一定手段,使行政行为的内容得以实现的效力。
行政行为包括行政法律行为和行政事实行为。
行政法律行为,是行政主体实施行政管理和服务活动、行使行政职权或履行行政服务职能过程中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意义的、旨在产生某种行政法律效果的行为。
行政事实行为,是指行政主体不以实现某种特定的法律效果为目的,而以影响或者改变事实状态为目的实施的行为。
行政行为的特征:
1、从属法律性
行政行为是执行法律规范(立法行为是创制法律规范)。
2、裁量性
立法机关在立法时会给行政机关设定裁量空间。
3、单方意志性
行政主体实施行政行为,一般可自行决定和直接实施,无须与行政相对方协商或征得其同意(行政协议行为除外)。
4、效力先定性
行政行为一经作出,就事先假定其符合法律规定,在未被国家有权机关依法宣布为违法无效之前,对行政机关本身和行政相对方以及其他国家机关具有约束力,任何个人或团体都必须遵守和服从。
5、强制性
行政行为以国家强制力作为实施的保障。
如果想要了解更多税务师考试相关知识点的解读和难度解析可以关注高度教育税务师考试辅导栏目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