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本土放眼全球深化改革 创人才发展“制度红利”

  人才是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因素,是当代社会进步的承载者。广东省坚持开放性的人才政策,面向世界,广开进贤之路,广纳天下英才。2013年底,全省从事研发人员达63万人,人才规模位居全国*9。近日,省教育厅厅长罗伟其、省科技厅厅长黄宁生、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厅长林应武接受南方日报专访,就广东省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人才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说体会、谈举措。他们认为,广东要立足本土、放眼全球建设“人才高地”,就要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建立集聚人才体制机制,营造引才育才用才的良好环境,努力创造人才发展“制度红利”,形成吸引人才的核心竞争力。
  人才现状
  人才规模虽居全国*9
  高层次人才总量却不足
  问: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我国要在科技创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须在创新实践中发现人才、在创新活动中培育人才、在创新事业中凝聚人才”。创新型国家和地区无一不是把创新人才建设置于区域发展优先位置。目前,广东省正处在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爬坡越坎阶段。广东省的人才[*{c}*]支撑情况如何?
  罗伟其:一流的人才,必须要有一流的教育。一直以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通过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大力提升人口素质,全省主要劳动年龄人口人均受教育年限突破10年。2013年,全省各级各类教育在校学生数达2262.8万人,普通本专科毕业生41.2万人,研究生毕业生2.4万人,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分别达到95.97%和30.51%。
  黄宁生: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人才工作,在全国首开引进创新科研团队先河,近几年省财政已投入22亿元引进了91个创新科研团队,汇聚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发达国家院士在内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700余名;实施扬帆计划,支持粤东西北地区引进12个支撑当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创新创业团队;深化“两部三院”产学研合作和国际科技合作,柔性引才,派驻企业科技特派员,建设了一批创新联盟、院士工作站、产学研协同创新研究院等重大平台和国际合作园区,加速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有效解决了一批广东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问题。截至2013年底,全省从事研发人员达63万人,人才规模位居全国*9。
  林应武:目前,全省专业技术人才总量达456万人,技能人才达952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28.7万,高技能人才240万。特别是,近年来,我们围绕吸引培养更多的拔尖创新人才,实施了一批重大人才工程,先后评选出“南粤百杰”44名、“领军人才”69名,“外专****”11名。目前在粤院士3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90人、国务院特贴人员5060人。但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广东省的人才队伍还不能完全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高层次、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仅占专业技术人才的6.3%,高技能人才仅占技能劳动者的25.2%。
  对外开放
  加强与美国欧盟以色列合作
  吸引具有港澳职业资格人才
  问: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5月举行的外国专家座谈会上强调,“一个国家对外开放,必须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广东在贯彻人才的对外开放方面有什么新举措、新设想?
  罗伟其:从2004年开始,广东省设立高校人才引进专项资金,每年安排3000万元用于引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目前,已从海内外先后引进学科带头人300多名、有发展潜力的学术骨干2000多名。今后,我们要继续坚持外部引进与自主培养并重,着力打造一批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的学科专业领军人才和学术骨干,培养一批活跃在国际学术最前沿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领域的一流科学家、学科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与此同时,我们还要积极引入国外先进教育理念和方法,鼓励和支持世界知名大学来广东合作举办独立设置的高等学校。
  黄宁生:我们要实施国际科技合作提升行动计划,重点加强与美国、欧盟、以色列等创新型国家或地区的合作,建立国际产学研创新联盟。深化粤港澳科技合作,深入推进粤港科技创新走廊、深港创新圈建设,设立面向香港的国家级科技成果孵化基地。
  林应武:近年来,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要,广东省连续6年赴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招聘高层次人才,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留创园,充分发挥广州“留交会”、深圳“高交会”、佛山“博交会”等平台作用,全省共引进海外人才3.1万人,其中留学回国人员2.7万人,每年来粤工作的外国专家达12万人次。我们要坚持引进国外人才和智力的战略方针,继续赴海外招聘优秀高层次人才,大力打造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平台。建立更加开放、更加国际化、更具广东特色的博士后制度,探索推进“南粤博士后国际菁英计划”。实现靶向引才,引进高端紧缺急需人才。积极推进广州南沙、深圳前海、珠海横琴粤港澳人才合作示范区建设,探索粤港澳职业资格互认,吸引具有港澳职业资格的各类人才来粤工作。
  制度改革
  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
  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用好用活人才,建立更为灵活的人才管理机制,打通人才流动、使用、发挥作用中的体制机制障碍”,“为各类人才发挥作用、施展才华提供更加广阔的天地”。广东省对于人才体制机制改革有什么新举措、新设想?
  罗伟其: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以创新育人模式、促进教育公平、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深化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改革为重点,扎实推进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加快形成与“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相适应的教育改革发展体制机制,到2018年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特别是创建现代职业教育综合改革试点省,深化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培养大量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以高等教育“创新强校工程”为统揽,深化协同育人,培养服务、支撑、[*{c}*]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高层次人才。
  黄宁生:当前广东正处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折的关键点上,省委、省政府瞄准重大战略机遇,近期发布《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决定》,对全省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行了顶层设计和全新部署。我们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努力创造人才发展的“制度红利”。健全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努力优化人才创新创业的市场环境。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着力培养引进广东省高层次科技人才的主力军和先锋队。提升源头创新能力,为全省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储备。构建多主体协同创新机制,加快构建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
  林应武:实践证明,人才竞争核心是制度设计,关键是环境营造。改革开放之初,广东省就率先打破计划经济人事管理制度的束缚,一时间形成了“东西南北中,人才到广东”的局面。近年来,我们大力破除人才发展的体制壁垒和机制障碍,实施了一系列创新性的人才改革措施,取得了积极的成效。比如,在全国率先开展工业设计职业资格制度试点,拓展了新业态人才的职业发展空间;积极开展技能人才企业自主评价试点和职称制度改革,完善人才评价指挥棒作用;率先出台博士后促进自主创新实施意见,优秀民营企业博士后工作站成为助推企业创新、产业转型升级的主角;率先在全国建立技工教育校企合作机制和全员职业技能培训体系,技能人才成为广东制造走向世界的中坚力量;率先建立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平台,整合18个部门24项服务,一次性受理、一揽子服务、一站式办结;等等。下一步,我们要积极创新人才培养开发、评价发现、选拔任用、流动配置和激励保障机制,推动人才管理从传统的行政管控向人才资源综合开发转变,从服务国有经济向服务全社会转变,为人才脱颖而出和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