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成为基金经理,也是FRM持证人的就业方向之一。由于其工资高,门槛比投行稍低,许多FRM人都会选择到这些地方工作。基金经理在大部分人眼中都是个充满神秘感的高大上职业,管理着几十甚至上百亿的资金,每天运筹帷幄,投资决策在弹指一挥间做出。成功的基金经理,更是被世人膜拜。他们有着什么样的消息源呢?这些消息源是不是真的给了他们“内幕信息”以至于能获得散户们无法企及的投资回报?高顿网校FRM小编的一个在基金公司担任基金经理的朋友,就给小编讲了他们是如何获知信息的,来听听他是怎么说的吧。
  消息源主要有以下这些:(与基金管理有关系的信息来源,包括但不限于新闻资讯、数据及分析、传闻等。)
  1. 媒体
  基金经理也是会看报纸杂志的,虽然越来越少人直接看纸质的了(主要的信息都可以在网络媒体或下面提到的财经资讯终端上看到),但是每天二级市场的相关重要信息他们都会通过媒体了解,比如四大报纸(即《中国证券报》、《上海证券报》、《证券时报》和《证券日报》)。此外,很多基金经理在工作之余也都会看看杂志,常见的有《财经》、《价值》、《中国企业家》等。
  四大报纸的头条往往是当天或一段时间内股票市场关注的重点,而杂志上会有一些对于行业或公司的深度报道,这作为研究报告的补充有时也是有帮助的。但总体来说,基金经理们上班时间内时间有限,通过阅读媒体获取信息效率有点低。(你看他们是从来不会有时间上知乎网站的,尽管知乎网站上没准有他们想投资的某个上市公司内部人士或者权威行业人士。)
  2. 财经资讯终端
  基本上就是Bloomberg(彭博),Wind(万得资讯)和天相三者,在这些终端上的信息一类是实时的证券价格信息,另一类是历史数据信息。做分析时,只有从这里面才能找到比较全面的数据。所有投资研究需要的数据几乎都要依赖于这类资讯终端,这也是一般散户在研究时难以与基金经理相比的原因之一。
  以国内最常见的Wind为例,如果基金经理们需要研究一家上市公司,他们可以直接以Excel表格形式下载这家公司的一切公开资料,包括其财务数据、业务数据、股票数据。“同花顺”这一类的软件也可以提供公司级别的数据,但是对于行业和宏观经济的数据,就完全没法和专业资讯终端上获得的相比了。例如:Wind中可以查到统计局/工信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所有重要部门公布的一切数据,除了我们都知道的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GDP,某个地级市的财政状况,某个具体行业的采购情况都可以获取。这对于一般散户来说是比较难获得的数据。
  这些资讯终端也提供一些奇奇怪怪的信息,知乎网站上曾经有一个回答提到了彭博上有个功能,可以让你根据其他用户对周围餐厅的评价选择中午在哪吃饭,堪称金融版“大众点评网”
  3. 卖方研究
  卖方研究一般指的是券商的研究报告(比如经常看到某些著名的外资投资银行发布的报告,这通常属于卖方报告),基金会付费(如果该基金在这家券商开户,绝大部分情况下这种研究服务都是赠送的)购买一家或几家券商的研究支持服务,卖方研究员会提供按行业分的研究报告(比如宏观经济的、地产行业的、金融行业的),也会根据基金公司的要求对特定行业/股票/领域提供定制报告(比如互联网金融很受关注,但因为它不是成型行业,之前没有跟踪它的卖方,基金经理突然想了解一下,那么可以要求卖方做一份相关报告)。
  卖方研究的作用和效果如何是有争议的,我见过不少买方从业人员(比如基金的、保险的)对卖方研究水平不屑一顾,认为卖方研究员多数时候是为了配合销售写报告。但也有一些卖方研究员通过自己的研究或独特资源,获得一些深度研究成果,甚至有时可能是影响股票价格的内幕消息,这就成为这类卖方的特殊优势,对很多买方是有吸引力的。
  比如在前一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中信证券医药行业金牌研究员泄露内幕消息”事件中,可以看到中信证券的这位金牌研究员有自己的微信群,群内都是基金、保险之类的买方。因为她提供的研究结果准确率高且对股价判断准确,这个微信群还很难进呢,一度买方人员都要托关系才能加入。但是当这位研究员在群内透露了上市公司的内幕消息后,群内成员纷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退群以示清白。要知道,你通过你了解的内幕消息给我一个研究结论,我认可这个结论买了股票赚钱是可以的;但是你直接告诉我一个内幕消息,我如果再买这只股票,那就是涉嫌内幕交易了,问题很严重。
  不是每个卖方研究员都能拿到上面说的这种内幕消息的,多数券商还是根据公开资料和自己对行业、公司的分析来做研究、写报告,这也决定了大部分报告对于未来股票价格的预测是不太准确的。很多散户通过各种渠道看到券商报告,如获至宝,但往往根据报告买入的股票都涨得很少甚至不涨反跌,散户们纷纷大呼被误导了。其实,基金经理们也是这么觉得的。看到这里你心里会不会好受一点呢
  4. 买方研究
  买方研究在这里指的是基金公司自己的研究,外界一般是无法看到的,仅供基金内部使用。基金自己的研究和卖方研究差不多,也会按照行业分类,加上宏观经济分析,但具体到覆盖多少行业,以及覆盖多少股票,就要看基金的实力和意愿了。一般来说,规模比较大的基金会覆盖所有行业,但在每个行业中覆盖的股票有限,会选取基本面等各方面都比较不错的作为跟踪研究对象。表现太差或者流通股本太小的股票一般来说规模大的基金都是不会跟踪的。而小基金就有可能没这么全面,只自己研究一些大的行业,小行业让卖方提供研究支持。除了覆盖范围以外,买方报告相比卖方报告会更实际一些,因为要符合基金自身对于投资的一些要求,所以研究目的和分析方法都相对更有针对性,也不会一定要求预测股票未来一段时间的目标价格。
  买方研究是基金做出投资决策的重要依据,研究团队比较完整的基金公司都会有股票池,该公司下所有基金投资的股票必须来源于股票池内的股票,“昨天下班坐地铁听邻座老太太说了一只股票,我觉得不错,今天我们也来买点儿吧”这样的事情是肯定不会发生的。而能进入股票池的股票多数都是来自内部研究报告的结论,研究员撰写报告做推荐后,要基金经理及投资委员会认可才能最终进入股票池,作为所有基金的投资选择。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有些年轻的研究员一两年时间推荐的股票一只都没进入股票池也是常有的事情。
  大一些的基金公司每天召开晨会时,会让研究员和基金经理轮流主持会议,对自己目前研究的股票或者行业进行分析讲解,这鼓励了基金内部研究水平的提高。(想象一下,人家上去讲行业,讲政策,讲企业管理思路;你上去讲小道消息,讲传闻,讲董事长前天去了某家夜总会,这多让同事鄙视。)
  总的来说,买方研究还是有一定水平的,从主观或客观上都体现了比较高的研究水平。但受制于人力和精力,买方研究难以对大量上市公司进行覆盖
  5. 传闻、内幕和小道消息
  这段文字大概是很多人最感兴趣的,也是被描述得最神秘的。
  和同行或者小道消息传播专业户的交流,也是基金经理很重要的一部分工作,尤其是对股票基金的基金经理而言,消息是一个不能回避的东西。我自己知道的(这是几年前的情况了,部分是亲历者告诉我,部分是转述,我不对这部分真实性做任何保证)有几种方式:
  一是和其他基金经理/基金研究员沟通
  沟通内容大到对“大盘的看法、后市的预测、政策的预期”,小到“这股票我觉得特别好,你要不也来点儿”之类的。一方面是源自需要认同感(基金经理也是人,尽管他们是一般意义上的精英,不代表他们没有正常人的精神需要和心理诉求),也有一方面原因是为了了解同行的投资情况。
  目前多数公募基金采用的仍然是相对排名考核,也就是看你的基金业绩跟同类基金业绩比较结果如何,因此就导致很多基金经理倾向于先达到跟大多数人业绩差不多再说的思路。打听别人怎么配置行业,怎么看后市还是有一定参考意义的。
  二是和“内幕人士”的沟通
  内幕人士我知道的有两类,一类是来自上市公司内部的,常见有董事会秘书、高管、有时甚至可能是董事长或总经理。比如说对外收购、股权激励、回购股票这一类事情如果提前知道消息是很有利的;另一类是监管机构内部的,比如你有一个同学在证监会。总的来说都是为了提前获取影响市场的信息。关于这些,实在不能说得太细,你们肯定懂。内幕交易这东西一直都存在,公募基金经理这个层面确实不是*5的受益者,他们不见得比一般老百姓早知道。
  最后是和小道信息专业户的沟通
  这个事情其实特别让我怀念!有些人吧,特别擅长于挖掘和传播行业内的小道信息,而且可信度往往颇高。比如哪家公司高管有外遇让妻子发现了啊,谁谁谁被证监会请去协助调查了啊,哪家公司大股东新派来的总经理要跟原来股东的副经理作对啊,谁谁谁涉及匿名举报信啊之类的。总之就是行业和公司里的那些小道消息,但是这种事情你还不能完全不去了解。饭局上别人一聊起来,你老干瞪眼多不利于团结。因此与几个可靠的小道消息专业户保持联系是很重要的。我特别严肃地写下这段文字,一点儿也没有戏谑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