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22届考研初试已经结束快一个月了,还有一个多月22考研复试又将开启。如果说初试仅仅是完成了考研的第一阶段旅程,那么复试一定是你是否能够将考研之旅进行到底的决定性一程。虽然复试很重要,但往往很多同学都不会去重视。大家普遍的想法就是:只要初试成绩考的高,复试就是走过场。针对这一说法,我在这里要给以严厉的反驳。因为复试是直接面对导师的环节,你的一言一行,你的简历内容,你的回答问题的深度都决定了你是否能够成功。因此,在这段时间里,大家需要认真备战复试,确保复试顺利,金榜题名。
你能否考上研究生取决于你的初试成绩和复试成绩相加之后的总成绩。那么,谁能够进入复试?有机会进入复试等同于有资格进入复试吗?初试低分数在复试中能逆袭吗?在此我们一一来解答。
1.谁能够进入复试?
首先,进复试需要满足几个基本条件。无论是报考A类地区还是B类地区都要过当年的国家线(总分+单科),否则考研就直接宣告结束。当然,过了国家线只是过了第一道关。因为学校也会根据实际情况划定学校自己的复试线,这里就会有几种情况:执行国家线、高于国家线、低于国家线(延边大学在A类地区,执行B类地区国家线)。在满足国家线的同时也满足学校自己的复试线,那么将会有机会进入该校的复试。当然,如果报的是34所自主划线的学校(34所985),也需要满足学校的自主划定的分数线。关于自主划线的34所985我想说明,不是自主划线学校的分数都会比国家线高,也会有低于国家线或者执行国家线的情况,这样的情况大概率都是此专业或学科是该校的冷门学科专业或国家照顾学科。但满足了以上要求是否就一定能进入复试呢?不是。
2.有机会进入复试等同于有资格进入复试?
当然不是。当初试成绩达到上面要求的分数时是有机会进入复试。但学校确定初试进入复试的名单是按照一定的比例确定,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差额复试。一般,这个比例为1:1.2或1:1.5,也就是120%或150%的差额复试比例。如果该校该专业录取10个人,按照120%的差额复试比例,最终能进入复试的只有12人。那么哪12人呢?便是从全国报考该校该专业的初试总分第一名到第十二名。因此,这十二个人才是有资格进入复试。当我们查到自己的初试成绩后,学校会公布复试分数线,即便初试成绩达到了学校的复试分数线,也不一定能进入复试。这个时候大家会有疑问,如何来判断自己能否进入复试?其实,大家可以参考前一年院校公布的复试名单作为依据。如果自己的初试成绩按照前一年学校的复试情况处于中偏上的水平,大概率是可以准备复试的。如果在边缘或者最低的分数段,在准备复试的同时也应关注调剂的情况,做好双保险。大家不要对调剂带有有色眼镜,调剂也是机会,考研就是需要把握住这个机会。
3.初试低分数在复试中能逆袭吗?
答案当然是可以的。首先,能够进入复试都是初试成绩排在前面的同学,也就是大家的初试成绩相差不会特别大。在这里还需要说明一点,拟录取名单的确定是根据复试同学初试成绩所占比例和复试成绩所占比例折合成分数后相加从高到低确定拟录取名单。而初试和复试所占比例一般为各占50%,或初试占60%,复试占40%(华南理工大学)。无论是初复试成绩所占比重是对半分还是六四分,都可以看出复试的重要性。对于初试成绩低的同学,完全可以在复试前做好充分准备,在真正的复试中发挥出好的水平,以复试的高分弥补初试的低分,通过复试成绩拉升总体的综合成绩逆袭成功。同时,复试是与导师面对面(无论线上面试还是线下面试)交流的过程,专业知识的储备及回答问题的深度都显得尤为重要。你的综合素养、道德修养、学术可塑性等都是复试考察的重点,因此要高度重视复试,只要能够进入复试,同时复试认真发挥,认真作答,注意细节,复试逆袭完全有可能。
复试前有没有必要联系导师?
我想所有人在准备考研前都会问到这个问题:要不要联系导师?我认为初试前联系导师没有任何意义,但是在复试前尤其是出分后联系导师那是非常重要的。因为你不联系其他人也会联系,联系导师可以增加导师对你的印象,如果你真的很优秀导师会在复试中重点关注到你,那么你在复试中导师也会主动向你抛出橄榄枝。是不是所有联系过导师的人都会获得这枚橄榄枝?当然不是的。因为这个取决于你怎么联系导师?联系导师应做哪些准备,那我们就来谈谈如何联系导师?
如何获取导师的联系方式?
一般学校的官网上“师资介绍”一栏都会有导师的详细介绍,也会有导师的办公联系及电子邮箱。当然有的学校虽然有师资介绍但没有具体的通讯方式,不妨大家可以去“中国知网”去搜导师的学术文章,一般在“中国知网”的文章首或尾处都会有导师的联系方式(一般都是电子邮箱)及通讯地址。另外大家也可以找目标院校的学长提供些线索,如果真的能够找到你未来研究生的直系学长那自然是最好的。
以哪种方式联系导师?
一般联系导师的方式也是多样的,例如:邮件联系、微信联系、办公电话联系、上门拜访等。但其实成功概率最大的是邮件联系,一般导师都会看邮箱,这也是高校老师惯用的联系方式。而且也可以获得导师的回复,回复就说明导师已阅,而回复的内容就显得非常的重要。
微信联系首先一点我们很难获得导师的个人微信,就算获得了导师微信也不一定能保证就能加上,会显得特别的突兀,所以不建议大家用这种方式联系导师。
办公电话联系大多数都是打通了没人接的情况,就算接通了也不能保证接的人就是导师。一般高校老师相对比较自由,除了上课来学校外,其他时间都会在家里办公,相对清静。当然如果你的导师是书记院长,他们会坐班,或许能联系上,但还是不建议打办公电话,因为复试开始前这段时间打电话的人太多而且沟通的时间成本会很大。
上门拜访不提倡,现在疫情不稳定,时间、人力、财力都是很大的浪费。如果在没有任何联系的前提下贸然登门拜访显然是非常不礼貌的,而且也会降低在导师心目中的印象。但如果能够获得导师的面见,那当然是最好的,可以直观的和导师交流,让导师更好的了解你,你也可以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导师,但这种方式也是不提倡的。
综上,最好的方式就是电子邮件联系,这也是目前最佳的联系方式。
联系导师时要注意什么?
和导师联系大家难免会紧张,但还是要注意。我们在联系导师时一定要扬长避短、发挥优势。这个时候应该把你的优势尽可能的突出,因为优势会让人对你产生好感,也没有人会在这个关键时刻把自己的短处展示给别人。那么大家在复试开始前的这段时间就应该重新认识自己,看看自己都有哪些优势
无论是邮件联系还是电话联系,总之一切的沟通都要得体,也需要做到辩人所好,“察言观色”。除了好的沟通外还要注意沟通的时间和时长,不要太过着急显得逻辑不通,也不能因为急于表现自己而打断别人说话。
无论是哪种联系方式少不了的就是要体现自己的学术能力及对于研究生生活的向往和规划,只要有计划并愿意付诸实践的学生是老师最喜欢的。所以要在学术上突出自己的优势。
邮件联系导师内容应该注意什么?
邮件的联系内容很重要,不追求字数要多少,需要注意内容的凝练。一般在邮件中主要体现:个人信息(姓名、年龄、性别、本科院校及专业、初试成绩及各科成绩)、个人履历(本科期间的学术经历、论文、学科竞赛、社会实践、读研计划等)、自我的评价(真实)。邮件、简历都不建议写的过多,因为导师是没有时间把所有的邮件或简历都从头看到尾,因此一定要将重点的内容都集中在第一页写,具体的可以以附件的形式放在主页后面。同时还应注意版面的整洁美观。
总结起来就是:单面一张纸、一眼看到亮点、内容相关性要强、少说空话、排版顺眼。
自我介绍很重要,到底介绍什么?
自我介绍往往会成为导师提问的突破口。因此自我介绍一定要提前准备。在自我介绍中要重点体现个人学习、学术经历并且要拓展。还要强调自己的考研动机、过往经历、读研计划。原则就是自我介绍也是老师提问的范围,要合理划定自我擅长的领域,避免给自己挖坑。对于所有的自我介绍内容都要做好陈述和凝练。同时在自我介绍时间要控制到3到5分钟,不可时间太长。
复试的关键词是公平、公正、靠实力取胜。大家在这段时间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同时也要认真备考,提早准备。初试只是第一程,复试是关键的一程。即将开始的22复试又是一次厮杀,复试对每一个人都很重要。回首考研备考的旅程,你有辛酸苦辣,也有开心快乐。所有的付出都是为了一朝的金榜题名,给出的小小的复试建议也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无论结局怎样,也要享受过程。总之千言万语一句话:今日皆努力、未来更可期!期待大家金榜题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