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的人要考研?如何选择考研专业?要不要跨考?如何选择院校?如何找到容易考的院校?怎么样读懂每年的考试大纲?怎么样读懂各校的招生简章?获得每个学校的招生信息有哪些渠道?学硕、专硕有何不同?考研全科如何均衡复习?公共课考哪几科?怎么复习?跨专业考研压力大?零基础怎么复习?
 
本文将把考研问题一网打尽,助你走出考研小白迷茫的困境。
01要不要考研?
虽然现在社会上到处都在贩卖焦虑,通过就业机会、薪资、房价劝你考研,大多数院校研究生也呈扩招趋势。再加上疫情的侵袭,就业形势陷入低谷,研究生进一步扩招,似乎整个大趋势都是鼓励学生考研的。
但笔者还是要强调,决定要不要考研的只能是学生自己。
有的人适应一直坐在桌前学习,并且可以投入进去;有的人比起一直默默学习,更喜欢东奔西走,与人打交道。那后者早早投入社会积累工作经验也无可厚非。
有的人想去互联网行业做项目经理,那此时项目经验就比一纸文凭更重要。
研究生从备考到毕业,顺利的话也要三、四年的时间。如果这三、四年时间,考研和读研对你来说是收益最大的、或者是你最想要的,那研究生就是你的不二之选;如果你有更好的选择,或者你不知道应该干什么,于是随波逐流地选择了考研,那就要好好考虑你应不应该考研。
总体来说,考研上岸应该是你人生规划的一步,它是你人生的一块跳板,带你去更高的地方,而不是最终目标。如果你很迷茫,完全不知道应该做什么,那考个研缓冲一下,换个更高的平台看看,也是不错的选择。
但自始至终,你一定要认清一个事实:上岸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2020年研究生考试报名人数337万人,招生人数110万人。换言之,你只有32.6%的可能考上研,如果你是跨专业考研、如果你是双非考211、985,那这个概率还会继续下降。整个备考过程,就是通过点点滴滴的努力和概率作斗争,把32.6%这个数字不断加码,使其接近100%的过程。
所以,如果你决定要在2023考研,那恭喜你,早早开始准备已经在为自己加大胜率了。看到这篇文章可能还会为你加大一点胜率。
02考研需要了解的概念
本部分笔者将为大家区分两个概念,这将有助于大家更好地选择专业和院校。
1、专硕VS学硕
区分请专硕和学硕有助于你接下来选择专业。总的来说,专硕和学硕主要是五大区别:
1)培养方向不同
学硕更注重理论,而专硕更注重实践。读研期间,可能学硕一直在搞研究、写论文;专硕则会有更多的时间在实习
2)学制不同
大多专硕是2年,大多学硕是3年。
3)导师制不同
导师制的不同是和专硕、学硕的培养方向对应的。大多专硕是双导师,一位学校导师,一位社会导师。大多学硕是单导师,只有学校导师。
4)入学难度不同
学硕考试难度高,虽然报考人数不如专硕多,但是招生人数一般很少,很多院校甚至是个位数,对考生的要求很高。专硕竞争度高,虽然招生人数经常是学硕的几倍,但是报考的人也会是学硕的几倍,竞争更激烈。
5)学费不同
学硕学费一般是8000-10000,而专硕学费往往10000以上。
2、统考/联考/自主命题
区分统考、联考、自主命题的概念有助于你的专业选择和院校选择。
统考和联考的相关内容如下图:
而自主命题则指院校自己出专业课考题,一般自主命题的院校都会自主划线,即院校会根据自己的报考情况划分数线。一般自主命题的自主划线的学校考试难度会更大。
03如何选择专业
第一步:确定自己要不要跨专业考研
一般决定要不要跨专业考研,需要考量的因素有本科专业的学习情况、自己的兴趣所在、自身的特点等。
如果你不要跨专业考研,那专业已经选好了——你的本科专业。
如果你要跨专业,那请继续往下看。
第二步:筛选能报考的专业
你不一定每个专业都能考。
每所学校的招生简章里都会指出哪类学生能考这个专业,如果你不属于这类学生,那这个专业就不能选。
比如北京大学医学院研究生录取的招生简章中就说明了本科专业必须是医学相关的:
很多医学类专业、物理数学等专业都对本科专业有要求,这类专业就不能盲目报考。
Tips招生简章查询方式:
找到院校研究生院官网——找到招生相关板块——在历史文章中找到需要的招生简章
第三步:根据个人特点、兴趣和未来规划选定专业
筛选出自己能报考的专业后就可以根据个人特点、兴趣和未来规划选定专业了。这一步是对信息收集和整合能力要求最高的,因为你需要真实地了解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就业方向。
那如何确定自己的个人特点和兴趣呢?
笔者建议直接从人生规划入手。想象一下你未来最向往的工作和生活状态是怎样的,以此倒推你需要怎样的工作,再倒推你应该考什么专业。
举个例子:你想要一份稳定不忙的工作,有业余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那么这样的生活状态就能倒推到“公务员”这类职业,能倒推到“社会工作”这类专业。
这里推荐三个查专业内容的搜索渠道:
百度。这条不多介绍了。
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其中不只有各专业介绍,还有非常详细地研究生招生目录,除此之外,后续的报名、录取信息都可以在研招网上查询。总的来说,这是每一个考研人必知的网站,没啥好说的,加入收藏夹就对了。
微信搜索。这条搜索渠道可能很少有人会告诉你,很多考研类公众号会为大家整合信息,发布各种考研科普文章,通过微信搜索输入关键词即可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Tips微信搜索方式:
点击微信聊天页面右上角放大镜图标——输入框内输入关键词——点击“搜一搜+你输入的关键词”——找到自己需要的文章或公众号
04如何选择院校
此时你已经确定了专业,接着就是如何选择院校了。
根据教育部《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19年研究生培养机构有828个,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93个,科研机构235个。如果直接盲目选择院校,那真的宛如大海捞针。
笔者的建议是分两步走:
第一步,根据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获取自己目标专业的院校排名,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定3-5所院校。
这一步,你需要考量的因素包括:自己的学习能力如何、院校的专业能力、院校所处地区。
自己的学习能力——涉及你报名院校的上限。比如,你虽然身在双非院校,但是自身学习成绩优异,一直在专业前列,平时也很能耐下心学习,那冲一冲985也未尝不可。
院校的专业能力——考研和高考不太一样的一点就是,在考研的语境下,专业实力相对来说是比院校的整体实力更重要的。更强的专业实力意味着在业内更高的知名度和认可度,读研期间也能有更多资源。有时,如果你的专业一所211比另一所985专业排名前好几位,那毫无疑问这所211是更好的选择。同理,有的专业会有双非院校专业实力非常强劲,学科评估结果优异,这样的双非院校绝对是这个专业的“宝藏院校”。
院校所处地区——院校地区意味着你研究生期间的所处地区,以及你研究生资源的所处地区。也就是说院校所在地不只意味着“读研期间要一直呆在这个城市”这么简单,还意味着你能利用的你导师的资源、你的人脉资源集中地,大概率都是这个城市。总的来说,你在哪个城市读研,你在这个城市就业就会更容易。所以院校所在城市涉及的考量因素,不只是“离家近不近”,很大程度还要考虑到就业和未来的发展。
第二步,从第一步确定的3-5所院校中选定最容易考上的一所。
这一步最关键的是要去查各院校的考试内容、录取人数、分数线等数据,选定对于你来说更容易考上的院校。
一定不能迷信报录比、分数线,因为对于每个不同的考生来说每所院校的难度都是不一样的。
以新闻传播这个专业为例。南京师范大学和南京大学在学科评估排名表上紧挨在一起,这时可能很多人都会倾向于南师大,并且南师大的录取人数和分数线也比南大更友好。但需要注意的是,南师大考试内容的背诵量可能是南大的两倍——南师大比南大多了一个背诵量很大的科目:外国新闻史。那么就算数据来看南师大似乎更“容易”考上,但是对于不擅长背书,却更擅长新闻实务的同学来说,就是南大更“容易”考上。
所以要综合你自己的情况,结合院校信息去确定院校。
院校信息的获取途径基本都在上文提及了,有研招网、微信搜索、院校研究生院官网等。
05各科目备考指导
研究生初试内容如下:
普通研究生初试主要包括政治、外语和两门业务科,管综包括管理类联考和外语。具体的考试内容可参考目标院校目标专业的招生目录。
本部分为大家提议一下比较普适的政治、英语、数学、专业课的复习时间节点,当然,具体的复习规划还要视个人情况调整。
1、政治规划
如图的政治复习是时间非常充裕、复习充分的情况,如果时间不够,也可以酌情直接从暑假阶段,甚至综合提升阶段开始。
笔者的建议是,政治不用太早开始复习。从暑假,甚至九、十月开始都是可以的。但考生需要做好12月可能每天要背4、5个小时政治的准备。
2、英语规划
英语的备考宜早不宜迟,这是一门前期学习时间长,越到后期时间越短的学科。前期做足词汇量、长难句、阅读的积累,后期积累一定的作文模板,这样的复习进度可以适应上述政治的复习进度,相对比较协调。
3、数学规划
数学最重要的就是刷题,能早开始做题就早开始做题,在做题的过程中熟记公式、概念。
4、专业课规划
无论怎样的专业课基本都能遵循如图的学习路径,每个阶段的时间跨度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整,但基本上这4个阶段一个都不能少。
以上就是【共享锦囊!2023考研保姆级指南!】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学习更多考研相关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官网考研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