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大四考证狂人 17项证书”的话题现身微博热搜榜,还被人民网、现代快报等多家媒体转发。
话题主人公黄金水是学霸典范——金融专业的他,在大学的三年半间考取了初级会计师、证券分析师、期货从业人员资格证等各类职业、从业、等级证书17项,且各证书皆是高分一次通过的。
职称酱忍不住好奇:他是如何高分一次通过各项考试的?考证过程中收获了什么?对于会计职称的考生们又有何借鉴意义?
一、通关秘诀:以考促学,以学助考
在黄同学考取各项商科证书中,有的是已学过相关基础知识的,有的是完全未接触过的。而他的心态颇为平和:有基础再考证确实比较容易,考证的过程也可以让课堂中所学的知识在运用中得到更深的理解,进而转化为自身技能;但考取无基础的证书就是一个挑战,这样反而刺激了自己的学习。
不论对于有基础还是无基础的初级职称考生来说,黄同学的故事都是很好的参照。如果已有相关基础,则在原基础上深化理解、侧重锻炼技能,从知识层面与应用层面提升自身能力;没有基础的考生也无需妄自菲薄,学习任何东西都是从无到有的过程,这种情况下注意力和好奇心都能被充分调动,反而能带来更好的备考状态。
二、最大心得:不要为考证而考证
刚刚参加完研究生入学考试的黄金水告诉记者:考证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张证书、一块职场敲门砖,更是精神上的满足,它能拓展视野、站上更高的平台。这一认知最早来自于我的父亲。在自己中学时,不惑之年的父亲通过考取建筑领域的两张高含金量证书而一举提升了职位级别和收入水平。对我来说,考证更是学习的过程,通过看材料、做题、总结整理,你会发现过程收获得更多。
对于通过证书衡量专业能力的会计行业来说,同样遵循这个真理:证书是职场敲门砖,也是晋升门槛。而证书之所以能扮演这样的角色,更多是因为备考过程中收获的知识与技能。如果我们奔着60分前进,那么,“敷衍”的备考状态对于你的专业能力来说难有多少助益;如果在备考过程中兼顾知识、操作与能力的全面提升,这才不与考证的初心相违背。
三、考证初心:自己就是最好的背景
黄金水的经历也可以称作励志故事——出身平凡的他选择了以自己为背景,并把这幅背景描绘得绚丽多彩。影响他走上考证之路的高中语文老师告诉他:大学不要虚度光阴。于是他选择了考证作为充实自己课余生活的方向。当然,他也用自己的努力证明了:别说你没背景,自己就是最好的背景。
对于大学生来说,大学怎么过,决定了将来拿到怎样的职场入门券。对于会计人来说,付出多少努力,也将收获怎样的职场机遇。在职场新人期,扎实的专业技能和良好的工作习惯是成熟期的关键,初级职称也是必备证书;在职场成熟期,财务管理思维和深厚的专业功底是晋升管理层的关要,中级职称是标配证书;在中级管理阶段,财务全局观和管理能力是能否跻身上层的重中之重,高级职称是拔高证书。
虽然我们也在这则新闻的评论区看到少许“酸葡萄”言论:证书没什么含金量、都没什么用。但更多人在表示敬佩:上进的人生不需要解释;努力得来的成果,每一张都有用。对于职称考生来说,职称证书也是这样的自我证明之道:我付出了,付出的过程即是收获的过程。
本文系高顿原创作品,作者Iris,非知名财经院校毕业的斜杠青年。部分内容综合自互联网,如涉及版权问题请及时联系处理。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高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