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职业资格证书的源起
在国家政策设立初期,所谓职业资格是对从事某一职业所必须的一些知识、技能、能力等基本要素,是从业者达到该职业的最低要求,也称之为起点标准。
1994年,原劳动部颁布《职业资格证书规定》,标志着我国职业资格认证制度正式拉开序幕。
当时,我国劳动力普遍面临素质偏低,使得就业数量一致无法满足经济建设的需求,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在此背景下,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重要救命良方。
在后来几年,我国职业资格制度不断完善,直至2017年末,人社部宣告将逐步取消434项职业资格证书,仅保留140项。
我们熟知的心理咨询师、会计从业资格证均被踢出行列。
中国人的证书情结,全面、大范围爆发。
严格来说我国职业资格证书在参照美英德法等国经验后,保留部分计划经济的色彩下的产物,具有浓郁的形式主义化。
大众对证书的误解源于某媒体对《职业资格证书规定》后的解读文章,其中有人渲染了一种:专业人员有了证书,就能谋求岗位工作,就能获得工作的优待,为财富打下基础。
凭证上岗,待遇挂钩的口号不胫而走
至少在目前,还有很多人认为,没有证书寸步难行,如同驾驶员没有执照不能开车一样。
高顿USCPA研究院拥有10年财务相关工作经验的feifei老师解答,证书在中国人脑海里已形成一种固定思维,从出生证、毕业证、学位证、结婚证、房产证,人的一生可能要经历140余张大小证书。
这种固化思维,使得很多人对证书产生一种“膜拜”、“崇拜”心理,认为只要有证书,就不怕没工作。
尽管我们认可当下很多雇主再选拔人才时,比较关注证书持有情况,但此现象多发生在特殊行业领域,如医护、教育、财经等,确实需要持证上岗,这是在确保从业人员具备基本岗位能力,最大化减少成本与止损的最好方式。
除此之外,其他行业其实更关注个人能力与经历,而不是一张重达二十几克的纸。比如人人想挤进来的财会行业,因为对专业度要求较高,乍看一下,门槛高,但未来的职业发展还是要看个人财务能力及实践下的应变。
一张证书无法保证漫漫一生
有些人的想法很有意思,比如备考会计职称,通过初级却再也没时间考虑中级的事;把CPA证书作用无限夸大,这些不善于学习、不会定时更新知识框架的固话思维人,是从过去穿越过来的吧。
Feifei老师总结了几种中国财务人的证书情结:
1、今年考CPA,明年就去报ACCA
2、同事小王准备出国考USCPA,自己要不要也考一张?
3、在中国做财务一张CPA走遍天下无敌手
大致是看到别人考证,自己慌得不行是不是也应该考?要么就认为证书越多越好,巴不得一年考三个证;还有一种最可怕,考一张证书沾沾自喜,唯其独尊。
中国人的证书情结其实完全浓缩在中国财务人对证书的态度上,一部分人太过崇尚自家证书,甚至到了排斥国外优秀财务理论的摄入,一部分盲目崇拜国外证书,所有国外的都是好东西,剩下的人保持中立。
1、首先,证书是对个人能力的一种官方敲章(认可)
2、其次,证书是对知识能力的一种可视化标准体现
3、然后,证书在某种意义上给予的应该是一个阶段的成绩总结
4、最后,证书最大的作用是总结作用,它代表持证人已经完成该课程的修学,可以尝试性的将所学运用到实践中,被检验。
就拿一张USCPA证书而言,它的作用在于提供丰富的国际财务理论的支撑,填补财务人美国会计准则方面的空白,填补中国财务市场复合型财务人的空缺,在职场竞争层面拉伸宽度。
比如一位企业财务高管,已经持有CPA证书,但可能他已经身为公司财务经理,愁于职业天花板到来,想去外企尝试,但又有点怀疑这方面的能力。
这时可以考虑USCPA证书的存在,一方面能提高英语成绩,另一方面给予国际财务理论的补充。
有时候我们会把证书的作用无限夸大,认为抱了一块金砖,今后可以高枕无忧,在当今这个信息化时代,一条新闻的传播速度已经超越过去几万倍,如果墨守成规,不思进取,那么即使拥有不好的早期资源,也会被日后得自己拖下万丈深渊。
难得的是,市场上还有很多带有审视目光的人在打量每一张证书,我们应该把精力放在如何将知识与实践实现良好对接,而不是只关注一个角度的问题,这样取得的成就注定不会长久。
 

 
▎本文作者:Luvian,高顿财经签约作者,主业财经,副业心理。本文为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转载必须注明来源高顿、侵权必究、不得随意更改和删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