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石家庄12月6日电(记者郝方甲、李俊义)马胜利家书柜顶上撂着个铜奖杯,遍布黑锈,石奖座上刻着——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一九八八年四月。
  那时,企业经营者刚被称作“家”,而他是那个时代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企业家。
  他原本只是一个不甘走寻常路的国企工人。
  1984年,马胜利所在的石家庄造纸厂已经连续3年亏损。心一横,46岁的老马跑到厂门口,贴出一封公开信:我请求承包造纸厂!……达不到目标,甘愿受法律制裁!
  80多个字,是决心书,也是军令状。
  在那个对体制变化极其敏感,对“姓社还是姓资”问题争论不休的时代,这封公开信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马胜利本没想这么多。时任厂销售科长的他,初心只是希望做到“市场需要什么,我们就生产什么”。
  很长一段时间,“管产不管销”是绝大多数国营工厂的经营模式。即便寒冬腊月也全马力生产冰棍包装纸,库房里囤积着近千吨纸制品,销售员跑断腿也卖不掉,工厂怎会不亏损!
  明明有活路,为什么不走?马胜利反复问,没人听。
  “如果把工厂包给我,17万元的指标倒过来——我能挣70万元!”他去和厂领导拍桌子。
  前提是,必须以销定产!
  市场需要啥就生产啥,现在看来,这是一项最基本的经营常识。但在计划经济时代,一切由计划说了算。
  但在当时,打破计划经济思维惯式如同破冰,只有非常之举、非常之力方可迅速打开局面,才能让人们看到改革的巨大爆发力。
  这时,自荐承包国营工厂的马胜利出现了。
  老马成了“国企承包*9人”。任命之时,距他贴出那封离经叛道的公开信仅一个月。
  承包*9个月,造纸厂利润超过21万元,*9年140万元,第二年280万元,第三年320万元……连年亏损的工厂摇身变效益大户,石家庄造纸厂借改革之势成为全国明星企业。
  也红了厂长马胜利。
  人们称他缔造了“一包就灵”神话。关于马胜利、石家庄造纸厂的各种改革故事和细节被津津乐道。全国各地纷纷提出“向马胜利学习”的口号,荣誉如雪片般飞来。
  “我是全国*10一个两次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人。原先得了一次,后来他们说,哎呀还得再给马胜利一个……”
  单位专程带他去医院做了牙齿矫正,把外突的门牙勒了回去,说是这样才能“更好地代表改革的形象”。
  马胜利成了改革精神的化身,承包就是他的名片。
  几年间,近千家造纸企业向马胜利提出“求承包”,甚至有企业打出“强烈要求马胜利厂长承包我厂”的横幅。马胜利对外承包的脚步越来越快。最快时,他48小时就完成了对一家企业的考察、洽谈、承包全过程。
  1988年1月,“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成立,提出目标是“在全国承包100家造纸厂,打造中国纸业托拉斯”。
  “这旋风般的节奏,本身就是一曲改革的颂歌,不是么?”当年有媒体盛赞“马胜利冲击波”。
  20多年过去了,我们依然能够感受到当年事业的火热,也看到这股“承包旋风”背后显而易见的虚浮。
  “马胜利是人不是神啊!”身陷集团管理、经营问题,同时深为各种谣言、调查所苦,疲于奔命的老马终于对自己说,“摊子铺得太大、太快了。你把自己估计过高了。”
  造纸企业集团成立3年后宣告解散。1995年,56岁的马胜利被免去石家庄造纸厂厂长职务。
  曾与马胜利一道当选“首届全国优秀企业家”的,共有20人。获奖第十个年头,也就是1998年,他们中仅剩3人还是“企业家”。其他人如马胜利一样,就此远离公众视线。
  改革洪流之猛,让乘势而起的人瞬间冲上巅峰,跌落也发生在一夜之间,悄无声息。
  马胜利的免职是上级单位的一句口头通知,全程不到5分钟。
  他想不通。
  厂长当不成了,生活总要继续。马胜利一家张罗了个小铺面,上街卖包子去了。自家做的牛肉馅包子,一块钱俩。一来是每月135元的退休金着实不够生活,二来,他坦言,为了寒碜领导。
  再后来,朋友出资帮马胜利开了家公司,还干纸业老本行。他执意推出了“援旺(谐音冤枉)”牌手纸、“窦娥”牌面巾纸和“六月雪”牌卫生巾。
  曾经的闯劲有多大,不甘的后坐力就有多强。心中的怨气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折磨着马胜利。
  后来,马胜利的继任者也没能挽救厂子,名噪一时的石家庄造纸厂改成了桑拿浴中心。
  “我想明白了,个人的沉浮与改革息息相关,没有改革就没有‘马承包’。”他对我们说,也像劝自己。“一个普通工人干到这份儿上,这辈子也算值了。”
  “改革就是要适应潮流。长江后浪推前浪,我老马就躺在沙滩上了嘛。”他呵呵地笑,“清清白白做人,我没给改革脸上抹灰。”
  改革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成功者给人以信心和激情,试错者让我们时刻冷静、自省,正反面都是改革的组成部分。一代代曾领风骚的改革明星反被改革淘汰,恰恰证明了改革的成熟、活力和自我净化能力。
  翻看35年中国改革脉络,每项改革背后都能看到探路者[1.12% 资金 研报]超前一步的身影,无论成败,他们最直接推动了改革进程。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985年,有记者问马胜利:给自个留退路了吗?
  47岁的他,承包事业正热火朝天。答:没有。留后路是后退的开始!
  28年后的今天,我们问马胜利:若时光能倒流,知道会失败,你还会去贴那张决心书吗?
  “贴!”75岁的老马丝毫没犹豫。
  “失败也是财富啊,你们说是不是?”他反问。
高顿网校微信
扫一扫微信,关注*7财经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