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出租车起步价拟升至13元
两套听证方案公布,或仍难解打车难
一边是打车难,一边是赚钱苦。北京市拟调整出租车价格来改变行业的严峻现状。昨日,京城“的哥”盼望已久的调价方案终于现身。
北京市发改委昨日在其官网公布的调价方案分为两套,两套方案相同之处为起步价均由现行的10元涨到13元,燃油附加费均由3公里以上运次加收3元调整为全部运次加收1元;不同之处在每公里计程价格,分别为每公里计程价格由现在的2元提高至2.3元或2.6元。
此外,方案提出高峰时段低速等候费由现行的每5分钟加收1公里租价提高至加收2公里租价,其他时段仍按现行标准执行;预约叫车服务费由每次3元调整为提前4小时以上预约、预约成功率达到99%每次8元,4小时以内预约每次5元。
涨价难解打车难
听证方案显示,此次调价收益全部归司机,在当前运营情况下,2.3元的方案能够使司机增收1400元左右,2.6元的方案能够使司机增收2300元左右,司机月均收入能够达到6000~6800元,与社会工资基本相当。
不过,让消费者埋单是否能缓解出租行业矛盾也引来质疑。根据方案测算,按照当前平均运距测算,乘客按照方案一每运次平均增支约3.3元,增幅约13%;按方案二则每运次平均增支约5.1元,增幅约20%。
与此同时,涨价能否改变打车难也颇受争议。不少消费者表示该行业畸形的运营现状和混乱的利益分摊账本才是打车难的根本。
记者调查发现,消费者反映的畸形运营状况的确存在。北京市出租车运营峰值是在上午10时~11时。而在需求量旺盛的高峰期,却经常看到许多司机将车停在路边抽烟聊天。不仅如此,挑客拼车等违规运营更是家常便饭。不少司机对《*9财经日报》称,车在高峰期“停着”比“跑着”赚。
对此状况,曾有报道将北京市人口逐年增长但出租车数量却多年未增视为症结所在。但记者梳理一线城市相关官方数据发现,上海市出租车每一万人拥有量为21.7辆,深圳为14.5辆,广州为14.9辆,而北京却为33.7辆,远高于其余一线城市。北京打车难的关键并非运营车辆数量的多少。
北京市政协委员、知名学者马光远表示,当前要首先厘清出租车公司、司机和乘客的利益关系,鉴于当前出租车司机反映工资低、出租公司反映利润薄的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晒账本。在账本清晰的情况下,再看该如何涨价,涨价的收益归谁。
拥堵和“份子钱”是关键
记者采访多名出租车司机发现,他们也普遍认为目前打车价格不算低,拥堵和“份子钱”才是造成供求矛盾的关键。
一名出租车司机介绍,目前北京一共有6.6万辆出租车,其中5万辆双班每月每辆交份子钱约8000元合计约4亿元,另外,1.6万辆单班每月每辆交份子钱约4000元合计约0.64亿元。照此推算,北京市出租车每月份子钱收入总计大概4.64亿元,一年55.68亿元。
对于“份子钱”的多少,相关官方发言人曾在公开场合表示,“以单班车为例,司机的额定工作量是给公司上交每月5175元的‘份子钱’,这笔钱是政府规定的,6年来没有变化。”
“份子钱主要包括燃油费和折旧费等,但其实这两块都由国家和司机自己承担了,公司基本是纯粹收取利润。”上述出租车司机称,部分个体出租司机不交份子钱,按初始购车十万元,八年报废计算,每月的折损费为1042元,相比之下,5175元的份子钱有些高得离谱。
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雷颐认为,要想解决出租车固有的体制问题,关键在于取消垄断——允许司机个体经营,同时也允许社会资本成立新的出租车公司,而目前,北京出租车行业是禁止新的公司进入的。
根据流程,听证方案公布后,北京市发改委等部门将于15日举行听证会,25名来自市消协推荐的消费者代表、市人大代表、市政协委员以及出租车司机和企业代表等利益相关方人员,将在听证会上发表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