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非理性?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刘健表示,外汇占款大幅下降,一是8月11日央行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以来,市场对人民币贬值的担忧明显上升,企业和居民购汇意愿进一步提升,结汇意愿下降;二是央行为了维稳汇率,不得不消耗一定的外汇储备回笼人民币;三是资本市场震荡加剧,加上预期人民币贬值,导致资本流出。
  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研究部宏观经济研究主管章俊对《*9财经日报》表示,在市场一致预期美联储年内加息概率较大的背景下,资本从新兴市场加速流出。而8月初的人民币中间价形成机制的调整,以及经济基本面持续疲软,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内资本外流,但央行最近连续对外汇市场的干预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稳定市场预期的效果。
  此外,申银万国[微博]宏观分析师李慧勇还对《*9财经日报》称,一方面“热钱”流出在加剧,另一方面,金融机构和企业持汇意愿增强,结汇意愿下降。他表示,据测算的“热钱”跨境流动情况,8月份“热钱”跨境流出达到1837亿美元,相比上月多增918亿美元,规模增了近一倍,创下近年来单月流出规模新高,拖累外汇占款大幅减少。同时,8月份央行对外汇市场进行了干预以稳定人民币汇率,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也相应大幅下降3183亿元。
  另外,李慧勇表示,8月份外汇存款余额回升,外汇分散化、“藏汇于民”、“藏富于民”仍将抑制外汇占款增长。8月份金融机构外汇存款余额同比增速6.9%,由负转正。长期来看,在企业走出去战略和人民币贬值预期的环境下,市场主体财务运作上受到影响,倾向于持有外汇,外汇存款余额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决定了总体上外汇占款将保持低增长态势。
  亦有观点认为,市场对新汇改反应过激。“这是央行完善人民币汇率中间价机制调整引发的非理性的资金购汇。”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宗良在接受《*9财经日报》采访时分析,这导致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增强。
  9月份会企稳吗?
  而对于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及跨境资金流动,分析人士观点亦有分歧。
  章俊认为,短期内中国经济如果能在9月份或第四季度成功企稳回升,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本外流,但从中长期看,在美联储加息和美元升值的大周期下,人民币贬值的压力不减,应及早和美元脱钩而转向盯住一揽子货币。
  李慧勇则表示,经济是否企稳回升,人民币资产是否具有吸引力,这些因素短期内还有比较大的不确定性,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美联储加息预期下,跨境资本仍面临较大的流出压力。
  而在宗良看来,随着人民币汇率机制的完善,人民币将成为汇率双向波动的货币,不支持人民币跟美元相关性波动;目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变动不是单一人民币升值或贬值问题,还包括美元的自身价值在波动。他认为,未来资本流出不会是常态,资本双向流动将会是常态。宗良表示,对于人民币贬值的判断正在变化,非理性预期明显在减弱,市场正在逐步回归理性,预计9月外汇占款数据将企稳。
  刘健则表示,未来,跨境资本流动仍面临流出压力,资本流动波动性加强。受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依然较大及美联储加息预期等影响,跨境资本仍面临流出压力,资本流动的波动性可能加剧。但随着稳增长政策效果逐步显现,中国经济企稳回升,资本流出压力可能减弱。
  民生证券固定收益组负责人李奇霖称,从实体和政策层面来看,短期可以通过稳增长提供新的高收益人民币资产缓解,中长期还是需要通过改革持久释放人民币资产赚钱效应,这是真正稳定人民币汇率的不二法门。
  降准在路上?
  “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会导致社会流动性趋紧,8月份市场利率走高就是其反映。如果外汇占款继续减少,央行降准概率就会增大。外汇占款已经由过去增加流动性的因素转变为减少流动性的因素,正在改变国内流动性补充渠道和模式。”中银国际宏观经济研究所研究主管周景彤对《*9财经日报》说。
  李慧勇则称:“目前降准没有任何障碍,外汇占款的减少对经济有较大影响,降准应该变被动为主动。”汇改后流动性被动收紧,央行密集运用逆回购、MLF、SLO等政策工具向市场投放流动性,带动M1大增、M2维持高位。在人民币贬值预期未完全释放的情况下,预期年内市场主体仍将保持较强的持汇倾向,外汇占款压力较大,货币缺口仍有待对冲。因此,维持年底之前降准100BP以上观点不变,但不排除继续降息的可能。
  “人民币贬值预期强,中间价汇改,人民币资产赚钱效应不足。”在李奇霖看来,扭转资本外流需要稳定人民币贬值预期。从央行层面看,可以通过提高售汇成本,直接公开市场干预,压缩离岸人民币汇率和在岸人民币汇率差压缩套利空间,稳定人民币贬值预期。货币政策层面,通过降准稳定资金面仍有必要,紧缩货币和资金面影响信用派生或加剧人民币资产风险溢价,得不偿失。
  “未来降准还有空间。”宗良也表示,总体上我国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水平比较高,降准能够释放流动性,通过购汇有利于保持合理的流动性。
          本文来源:*9财经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