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上证报资讯统计,自6月份以来的近四个月中,出现股东提前解除质押现象的上市公司有近200家,其中不乏部分股东持股质押比例已达90%以上的案例。
  统计数据显示,自6月份以来提前解押已涉及的公司数量达到193家,涉及的笔数达到263笔。具体来看,6月、7月、8月及9月上半月(截至9月14日),股东提前解押涉及的上市公司分别为75家、45家、56家、17家。而对比5月份所涉及的公司家数(63家)看,明显是在市场跌幅较深的6月和8月,提前解押案例较多。
  “客观而言,上市公司股东持股提前解押在过往并不少见,而如今,随着A股市场持续向下调整,个别公司大股东的持股质押拉响爆仓警报。在此背景下,这一现象才获得更高的市场关注度。”有市场分析人士对此表示。
  明细来看,不少上市公司的股东在质押不久后便选择提前解押。如隆鑫通用大股东隆鑫控股将其押给厦门信托的4000万股在8月28日办理了解除质押手续。而就在8月12日,隆鑫控股刚刚将4000万股隆鑫通用股份质押给了厦门信托,且质押期限为24个月。在8月28日解除质押的同时,隆鑫控股又将其所持3200万股隆鑫通用股权再次质押给厦门信托,这也使隆鑫控股的持股质押比例达到97%。至于隆鑫控股为何对质押股份进行如此腾挪,一个主要原因可能是上市公司股价的暴跌,在8月18日至8月26日的一波调整中,隆鑫通用股价由*6的近26元每股跌至最低约14元每股。
  类似案例还有云投生态,公司股东张国英于6月8日质押给绍兴县汇金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的250万股已于9月2日解除质押,而该笔股权质押本应在2017年6月30日到期;此外,西王食品等多家公司的股东均在股价暴跌后提前解除质押。
  有券商研究员指出,受大盘下跌的影响,上市公司股价持续下挫导致股东质押的股权出现平仓风险。此时,出质人往往会选择提前解除质押以预先“排雷”。
  不过,市场也不必过于担心股权质押的“地雷”大面积引爆。记者从业内人士处了解到,股权质押与配资不同,若质押股票跌破警戒线甚至平仓线,质权人所在的相关业务部门并不会强制处理质押股票,往往是由双方(出质人与质权人)就具体情况商量解除质押,或补充质押,或延期购回,以多种措施来规避潜在的风险。
  需指出的是,防范风险并非提前解押的*10原因,股东提前解除质押或还有着多重的考虑,如自身资金需求,融资的时间成本,利率变化等均会成为提前解押的动力。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