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高顿网校教育观察家 赵雯 长期从事国内金融财务教育研究
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正式引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这一总体方案为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一个“三步走”的路线图——到2020年,中国部分大学进入世界一流行业,若干学科进入世界前列;到2030年后,中国若干大学进入世界一流大学前列;到了2050年,中国整体成为高等教育强国。除了发展路线图,这一建设总体方案还规定了相关的资金支持方案,中央财政将中央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纳入中央高校预算拨款制度中统筹考虑,并通过相关专项资金给予引导支持;鼓励相关地方政府通过多种方式,对中央高校给予资金、政策、资源支持。地方高校开展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由各地结合实际推进,所需资金由地方财政统筹安排,中央财政通过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的相关资金给予引导支持。中央基本建设投资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相关基础设施给予支持。
别看精神文字很长,其实总结起来就一句话:路线已经规划好了,钱也准备好了,你们这些大学就准备着成为世界一流吧。
除教育界外,很多企业对于这一规划的雄心也格外关注。很对业界人士认为国务院此次出台方案统筹推进我国世界一流大学及一流学科建设,说明国家对于高等教育的期望和通过加大高校建设提升创新知识生产力的决心。在可预见的未来,随着世界一流大学不断拔地而起,中国高校集群将建成一个极富创新能力的平台,越来越多的世界级创新成果将源源不断地向企业输送,一流大学培养的一流学科人才也将极大提升国内企业的竞争力。
这样的心态其实在社会上不在少数。这些企业家往往自己就出自中国*4的大学,但仍然认为国内即使最顶尖的大学和世界一流大学也存在非常大的差距,而且这种差距是造成中国高等教育整体水准较低和国内创新不足的核心原因。只要造出一批世界一流大学,中国的创新能力和产业科技水平自然会坐到世界领军的位置。
但笔者在这里要为很多抱有这样心态的企业家先泼一盆“预防针式”的冷水了。为什么?因为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国内高等教育落到如今被人诟病的地步,是不是仅仅因为国内少了几所所谓的世界一流大学?就算在世界一流大学的进程上迎头赶上,是不是就可以转化为足够的科技成果,直接有效拉升国内产业中的科技水平?
中国是不是真的缺世界一流大学?
首先我们来看看,世界一流大学究竟是什么?可以肯定的说,无论是世界一流大学的标准,还是我国制定的总体建设方案中追赶直接一流大学所做的努力和规划方向,都是非常飘渺的东西。
世界一流大学的定义里,没有任何严格的数据指标,比如你建成什么规模就是世界一流大学,你的学科发表了多少科研成果、转化了多少产业成果数量就是世界一流大学。反而现有的标准都是模糊不清的文字性描述,比如科研成果卓著、学术声誉很高,学术大师汇聚、教师素质很高,科研经费充裕、科研实力雄厚,办学特色鲜明、办学理念明确,管理科学规范、杰出校长掌舵,学生素质一流、生师比例不高,学科水准很高、门类较为齐全,国际化程度高、留学生比例高,经费投入巨大、办学设施优良,鼓励创新、重视创新团队的多元化建设等等。
仔细解读这些条条框框就会发现,大多数都是说了等于没说的废话:学术声誉很高,怎么算高?是不是得不到西方世界的承认就不算高?办学特色鲜明是不是一定要求办学历史悠久?与动辄几百年的欧洲办学史来说,最多只有100年出头历史的中国高等教育是不是被先天挡在了门外?这10条中有明确限定的其实只有这么几个:1、教师得没得到过诺贝尔奖;2、研究生比例是否超过30%;3、研究生中留学生是否超过20%;4、年度办学经费是否超过10亿美元。不难发现,这些标准也不靠谱,甚至和中国高等教育办学实际情况严重相悖——提高生师比、提升研究生和留学生数量、大幅提升办学经费就意味着中国有大量的人将失去高等教育的机会。很显然这些条条框框都是为第人口发达国家的教育制度量身定做的,我国高等教育照单全收的话执行效果还有疑问。
“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既然已经虚无缥缈,那相应制定出来的追赶方案肯定也不可能是扎实落地的。《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中制定的5大建设任务分别是建设一流师资队伍、培养拔剑创新人才、提升科学研究水平、传承创新优秀文化、着力推进科学成果转化。再来看看阶段目标,“部分”、“若干”、“整体”,真的是很公文范儿的公文。
中国大学距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大的差距,举两个例子:在比较权威的排行榜里,中国常年上榜前100的也仅有北大、清华、复旦等极少数高校,还有以香港科技大学为代表的港澳台大学集团。第二,中国国内在世界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的也仅包含C9(北大、清华、浙大、南京大学、复旦、上海交通、西交大、中国科大、哈工大)和中国科学院大学而已。由此看来,中国虽然高等学府众多,但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普遍非常高,即使是国内一众非常牛的学府。总结下来,这些差距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历史沉淀,办学投入,还有就是很多教育工作者所说的理念差距。
但回到核心的问题,现阶段的中国是不是真的缺世界一流大学?
用虚无缥缈的东西去指导实实在在的领域建设,这有点无厘头。尤其是有点突击属性的规划方案,更像是落后者为了面子而在暗暗较劲。很多教育学家认真计算着世界一流大学带来的科研能力提升,但在看到这些提升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考虑一下科研成果的实际作用。这些科研成果是不是有真的实际应用和转化能力?科研成果包含的产业是不是真的是中国所稀缺的?会不会出现为了科研而科研的情况?会不会出现在没必要、没需求的方向上科研,而浪费大笔科研经费的情况?
我们需要认识到的是,大学培养人才,科研机构致力于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企业注重产品和市场,这三者的理念、价值、出发点和目的性没有共同点,很多专家认为三者天然不会实现协同创新,中国如此,发达国家亦是如此。在目前的高等教育科研成果转化效率下,是不是也要评估一下大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能否让创新知识转化为相应的生产力,这当中的性价比是否合算,等等。更不要说,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需要耗费极大的人力物力,而且教育的投入是一个长期的、系统性的工程,一旦发展战略出现了问题,造成的损失和后果是不可估量的。
但是否中国就完全不需要世界一流大学了?我个人认为更非如此。很多关系到国家命运的成果只能从实验室走出来,没有一流的大学科研队伍,中国的很多核心产业无法诞生,很多发展必需的产品无法实现自主生产。但更合理的方向应该是对现行高等教育的巩固和修补。一方面,建设少数高等学校向着世界一流大学迈进,这些高校通过学校结构的调整建设成为以研究生以上学历为主要群体的、以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要目的地、师资力量雄厚且生师比更低的大学。而其他高等教育,本着以培养市场和企业需要的人才为目的,一方面和职业教育相结合、甚至融合,一方面调整专业构成和教学内容结构,将高等教育从培养基础型人才修正为培养企业能“来之即用”的市场型人才。
我们需要怎样的大学取决于我们高等教育培养人才的目的是什么。和欧美不同,中国经济仍然在比较低层次和比较粗放的阶段,高校最主要职责就是为企业培养大批符合企业市场需求的高素质生产力,高等教育是为企业、产业和经济服务的,需要更好用一些、更接地气一些。我们的企业需要更多能上手的人、能学习的人、能复制的人,而不是做研究、尤其是做基础研究的人。等我们的产业格局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基础研究能更多地为企业和产业提供更多实打实的价值,我们的科研能更多地大规模转化为企业实打实的利润,再提升研究在高等教育中的占比。
世界一流大学是能突击出来的么?我们认为不是。
中国的大学和大学生,也许缺投入、缺积淀、缺研究动力、缺所谓的思辨,但最不缺的就是条条框框。发展到做基础研究为主的高等教育阶段,也就是现在发达国家的水平后,科研和研究的生产力来自什么?来自创造力,来自想象力。中国大学生想不到的东西,外国研究生能想到,多想想一套思路就出来了,多几套思路就形成生产力了。想象也许有对错,也许会被证伪,但想象力永远是科技和教育发展的核心因素。
但条条框框却是想象力*5的敌人。所以怎么发展高等教育都应该,最不应该的就是我给你制定一个框子、一条路线,你按照路线走。更别说用金钱突击砸出来的一流,想想就知道情况会不会乐观。
从“世界一流大学”思考到中国高等教育,用突击式的方案和规划,显然是找错了中国高等教育的软肋。中国高等教育的核心软肋不在高的不够高,而在于大多数人都不适合市场需求,都在学市场根本用不上的东西。比如做金融,大学书本里的东西有多少是有实用性的?是和真正的应用挂钩的?是达到市场最低业务需求的?大学毕业生有多少人,不需要企业再教育、再培训就可以直接为企业所用的?为什么中国金融领域职业教育很发达?像高顿这样的平台有比其他很多行业更为广泛的发展机会?因为高等教育的结果距离市场的需求更远。这种差距越大,职业教育的空间也越大。
未来怎么走?此前科技、教育系统所主导推动过的产学研结合也许就是不错的方向。2006年至今,国内先后成立了近百家企业重点实验室,目标是面向社会和行业未来发展的需求,开展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产学研结合,学生一面学习知识技能,一面投入到具体的企业项目中为企业服务创造价值,同时还能做更深入的课题研究,通过现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的融合解决了大学人才和市场不接轨的问题。这种模式进过变形,在各个领域和行业都有广泛应用的可能,比如在金融财务领域,目前国内部分大学已经和全球各职业资格认证协会合作,研究财务金融人才培养的新模式,比如上海大学和英国
ACCA特许公认会计师公会合作,将高等教育阶段的部分教学内容替换为ACCA框架下的专业财务技能。
对于中国高等教育现状,目前社会的普遍认知是大学培养不出真正的人才。中国基础学科研究距离世界一流有很大差距固然重要,但数百万高等教育后人才浪费更需要解决。与其突击一流大学,不如先让每年数百万大学生都做到学以致用。
▎本文作者赵雯,来源高顿网校。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高顿网校”(gaoduneclass),满满的会计实务干货,免费网课随心听。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