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款,原是公共职能部门的专款专用资金,近些年来却被某些行政部门官员、财务人员私自挪用,作为理财收益的原始资本。各地不断曝出公款理财现象,全国纪检、审计系统查处的违规公款理财资金,多达20亿元,而实际数字或许比这还要大。
  公款理财花样繁多
  国家公职人员以权谋私,挪用公款理财,都有哪些用途呢?
  *9种是“炒”,就是拿来炒股票,炒期货,炒黄金。有些是挪用后做短期投资,事成之后迅速补上漏洞,也有一些无视股市等交易市场的风险,发生上百万甚至上亿的亏损后被发现。原财务部部长陈利明将10亿公款挪给证券公司,最终3亿未收回。
  第二种是“放”,即将公款对外放贷收取利息,增加债权收入。湖北省的一乡镇财政所就私自从基建账户中划出了325万元,放贷以获利。
  第三种是“托”,购买各种理财、信托产品,或者为银行揽储。武汉市青山区政法委书记高玉奇便是从城建专户中私相挪用千万购买理财产品,给在银行工作的儿子增加业绩收益。
  财政资金管理漏洞
  公款营利为何屡禁不止?漠视财经纪律的背后,不完善的资金管理与权力监督制度又存在怎样的隐患?
  首先,财政资金闲置率高,数额巨大,易形成资金池。这笔巨额的财富,如同唐僧肉一般,被不法分子觊觎,令他们甘愿冒巨大风险,利用一己职务之便,走上违法违规的道路。
  其次,财务内控制度不完善,监督沦为摆设。现有的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健全,专项资金管理不够规范。公款理财多是单位出了“内贼”监守自盗,专有财政资金的账户管理存在漏洞,于是给了不法分子钻空子的便利。
  最后,个别领导干部的财政权力过大,缺乏有效的制约和分权机制。单位动辄几百万几千万的公款随个人意志被自由挪进挪出,主管财务的领导大笔一挥即可。这也反映了,对主要的资金调度者,行政裁量权过大,缺少必要的财务监督和财务权力的约束。
  强化审计与财务分权
  遏制公款理财等扰乱财经法纪的现象,高顿财经CPA研究中心的Frank指出,关键是要从资金的管理与财权的分销制衡入手。
  *9,强化财务内外控制度。加强内部定期财务审计、检查的频率,监督财政资金的使用,特别对基建、项目、专项等重灾区予以重点关注。财政部等监管部门定期展开会计核算、资金调度等方面的专项检查。
  第二,加强财务预算约束力度,监控资金管理透明程度。减少财政闲置资金的可利用风险,加强账户资金管理,实时监控每一笔资金的流向。对资金主要调度者合理分权。
  第三,加大惩处力度与不法分子的违法成本。出了事,不能补上亏空而草草了事,对挪用公款的公职人员坚决移动司法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
  公款“理财”,无论最终是否实现资产的增值财富的变现,都将成为一次注定会满盘皆输的危险之旅。
  ▎本文作者Natalie,来源高顿网校注册会计师。更多内容请关注微信号“注册会计师”(gaoduncpa),专业的cpa考生学习平台与职业发展平台,包含*7的考试资讯,最全的备考策略。原创文章,欢迎分享,若需引用或转载请保留此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