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履行完相关组织人事程序后,中国银监会新一轮高层人事调整将尘埃落定。
5月13日,接近监管部门的多位权威人士向本报记者透露,银监会酝酿多时的新一轮人事调整即将完成,在出任银监会副主席长达八年后,现年62岁的蔡鄂生将因年龄原因退休。蔡时任是银监会*9副主席。
蔡鄂生的退休,将带来一系列连锁调整:现年52岁的银监会主席助理阎庆民则有望升格为副主席,暂时接手蔡鄂生此前负责的“法规、政策性银行及国家开发银行、邮储银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非银行机构监管和融资性担保业务”领域;而去年下半年刚调任银监会办公厅主任的杨家才,则有望出任银监会主席助理。
知情人士透露,上周一(5月6日)中央组织部门赴银监会进行相关人事考察,正式任命书将有望近期公布。此后,各副主席新的业务监管分工仍需再议。
目前,阎庆民还兼任北京银监局局长、党委书记一职。此前有消息显示,现任银监会统计部负责人的刘春航,有望接替阎执掌北京局。不过这一消息并未得到证实。
阎庆民和杨家才同年生,两人均具有深厚的金融监管理论沉淀和实战经验,两位“学者型”官员的提升亦引起业界关注。
5月13日,一位前监管部门官员向本报记者坦言,银监会成立十年,无论蔡鄂生、阎庆民还是杨家才,都是中国银行[-0.34% 资金 研报](2.90,-0.01,-0.34%)业宏观审慎和微观审慎相结合的监管框架的重要构建者,也是国际监管改革*7成果“中国化”的参与者。未来十年,中国银行业监管改革仍任重道远。
“影子银行”监管者
今年“两会”期间,62岁的蔡鄂生已当选为新一届全国政协委员,过去40年,蔡几乎从未离开中国金融监管体系,是一位地道的技术官员。
1982年进入中国人民银行开始,蔡鄂生历任人民银行金融管理司、银行司司长,并于1998年-2001年出任央行行长助理。此后,有过四年国有重点金融机构监事会主席的履历, 并于2005年12月出任银监会副主席、党委委员。
蔡鄂生为人低调。然而,2009年以来,以信托为代表的非银机构迅速崛起,并在近年引发一系列有关“影子银行”风险的大讨论,使得蔡鄂生作为监管者,不得不一次次曝光于媒体与公众视野。他有关信托业金融创新与监管的诸多论述成为媒体争相引述的焦点,比如“要把信托办成‘真正的信托’”、“信托业要严守风险底线”、“中国金融机构必须远离高杠杆或过度创新”……
今年初的中小银行监管工作会议上,蔡鄂生受银监会主席尚福林之托进行总结发言,提及2013年银行业改革与监管热点问题时,将“影子银行问题”摆在了*9位。蔡说,作为银行监管部门,“我们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认识,不要仅仅停留在概念的争论和逻辑的结论上”。
到底要不要将银行理财产品、银信合作等表外业务纳入中国“影子银行”体系,蔡鄂生的观点代表了银监会的立场。在影子银行界定上,“我们的信用中介机构绝大部分都已纳入监管体系,与欧美的情况不完全一样。从这个意义上讲,可以明确地说,银行的表外业务、受三会监管的非银行金融机构和业务不是国外定义的一般意义上的影子银行”。他说。
当然,这并不代表监管机构对上述领域风险有掉以轻心之意,蔡鄂生的观点是:重点是管住银行机构,不让银行资金流向不受监管的机构,不让银行为不受监管的机构筹资提供渠道便利,防止风险积累扩散和转移。
接任者阎庆民,则是一位被广为人知的“学者型官员”。此前,他对银行理财产品“在发展中规范,在规范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的论述,得到了不少银行人士呼应。
阎庆民曾历任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监管一司副司长、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银监会党委组织部部长兼人事部主任等监管要职,直接参与了多家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改革上市进程;2007年年末出任上海银监局局长一职,并在四年后升任银监会主席助理、党委委员。
阎担任上海银监局局长期间,恰逢上海提出打造国际金融中心、航运中心两大中心战略之机,他在多个场合提出要先行先试银行新业务,积极创新。
5月13日,一位资深监管人士如是评价阎庆民:他是一位学者型官员,为人低调温和,之前曾担任银监会新闻发言人,处事周到,为人称道。
此番阎暂接手非银等机构的监管重任,外界定会密切关注其将如何平衡非银机构金融创新与风险监管二者之间的微妙关系。
“监管通”杨家才
同样1961年出生的杨家才,是一位从基层一线打拼出来的“监管通”。
公开资料显示,1988年,杨家才开始从事银行业监管工作,出任人民银行县支行总稽核。曾先后任职于县政府和中国人民银行湖北钟祥县、武汉市、湖北省及武汉大区分行。
一位熟悉杨家才的人士透露,上个世纪90年代末,杨在原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时处理“大江城信社挤兑风潮”中便一显身手,脱颖而出。
当年,武汉的大江城市信用社是一家民营银行,为武汉民营企业家周训和所创办。1999年3月,由周训和重组的幸福信用社遭遇挤兑风潮并停业整顿,由此引发他所控制的大江信用社的挤兑风潮;杨家才在一线蹲点一个月,并将其妥善处理。
此后,杨曾将自己在基层处置风险的经验,总结成集,出过一份《新时期中国银行业的十大风险》的调研报告,该报告引起了时任央行行长戴相龙的注意,戴亲自批示人民银行全国处级以上干部学习。
“报告得到了戴相龙的充分肯定,当时杨便以善于处置风险着称。”上述监管人士如是说。
2003年银监会成立后,杨家才从人民银行武汉大区分行副行长转任湖北银监局副局长,并于2005年调任安徽银监局局长。
在杨家才推动之下,安徽境内6家城市商业银行和7家城市信用社整合成为“徽商银行”,杨家才也被坊间称为“徽商银行之父”,其作为徽商银行的创始人被评为2005年全国城商行年度人物。
上述监管人士认为,如果回头看,徽商银行开启了城商行等地方区域性银行兼并重组浪潮,后面很多城商行的重组都借鉴了徽商银行的模式。杨家才曾将相关经验写成《中国城市商业银行并购与重组:徽商银行模式研究》一书。
2007年至2012年,杨家才担任银监会银行监管一部主任,负责监管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参与大型银行的改革、引资、引制、走出去等相关监管制度的设计;2008年后,银监会诸多监管创新如“三个办法一个指引”、“腕骨监管体系”、“三三制工作法”,杨家才是主要制度设计者。
“杨对银行监管有系统思考,是一个善于比较、总结的人,每做一件事就会写一本书。”上述监管人士如是评价,比如杨在一部主任时期写过《知命监管》,2008年后还写过一本《银行监管通论》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