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
注册会计师在审计过程中发现的被审计单位的会计处理与相关会计准则、会计制度规定不一致的地方被称为审计差异。对于审计差异的内容一般应通过审计调整分录进行调整。
一、编制依据
审计调整的目的是为了使已审财务报表经过调整后符合国家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所以审计调整分录和会计调整分录的编制一样,都要依据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
审计调整分录由注册会计师编制,注册会计师把被审计单位提交的财务报表当作未结账对待,根据审计中发现的问题,建议被审计单位调整会计报表,调整的科目一般使用报表的项目名称,而不是账户名称。例如对原材料的调整要通过“存货”这个项目,坏账准备的调整通过“应收账款”。
审计调整的对象是存在错报漏报的会计报表项目,不针对经济业务的处理过程。如对执行《企业会计制度》的企业,在编制会计调整分录时必须以“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作为损益调整的过渡科目,而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不用它,而用“未分配利润”,因为“以前年度损益调整”不是利润表中的项目。
二、编制方法
审计调整分录一般对报表进行整体分析,确定分录的借贷双方,多计什么就通过相反方向相应的冲抵什么,相反少计就增加。
三、注意问题
(一)、从报表整体考虑
财务报表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各项目之间有着严密的勾稽关系和逻辑链条。在编制审计调整分录时一定从报表的整体出发,全面考虑每项因素和各个项目,避免顾此失彼。
(二)、审计调整与会计调整的区别
审计调整分录是审计人员对审计过程中发现的、影响会计报表公允反映的审计差异进行调整,属于审计调整的范围,包括建议调整的不符事项、未调整的不符事项和重分类误差。如重分类误差是指会计核算没有错报,只是编制的资产负债表分类不符合企业会计制度的规定,
以上就是【审计调整分录的编制】的全部内容。欢迎大家前往高顿教育初级会计职称考试频道,学习更多精品课程,查看完整报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