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在工作中会产生身心疲劳,情绪不稳定,对什么都提不起兴趣的情况,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将其视为职业倦怠。特别是会计行业工作者,整天面对枯燥的数字,与其他同事交流较少,空间有限,很容易产生压抑的情绪,之后伴随职业倦怠的产生。要知道职业倦怠对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是极其不利的。那么,为什么会产生职业倦怠?有没有办法可以避免和克服?
  职业倦怠是一个专业名词,定义问题里都给了,相信提问之前还是做了点准备工作。总的来说,职业倦怠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种:
  1、工作负荷过大
  隔壁老张忍加班三个月之后身心俱疲,精神恍惚,连老板都懒得搭理。
  2、缺乏对工作的控制感
  刑警小陈去做卧底天天提心吊胆在天桥打电话给上司黄sir,说“见面?你想我死啊?警察局里有内鬼!……我去干什么?我去看心理医生!我心理变态啊就这样!”
  3、报酬低
  隔壁老王贡献了一个改变世界级的创意,老板很开心一咬牙一跺脚奖励他300块,老王表示之后干啥都提不起劲来了。
  4、不公平感
  “我要见园长!我为园里立过功、我为游客卖过萌,你们不能这样对我!”
  从认识和感知的角度讲,职业倦怠无疑是一种主观体验。不过,导致这种主观倦怠感的原因既可能是主观的,也可能是客观的。
  主观的原因指的是,那些并非直接来源于工作本身,或并非与工作有关的因素导致的对工作的倦怠感,以及工作满意度的降低。比如,个人兴趣的转移、相对剥夺感的产生、其他事务的干预所导致的情绪低落等。这些都可能左右个体的情绪,从而影响工作满意度,降低幸福感,产生工作倦怠。
  兴趣的转移可能是导致工作倦怠的直接诱因。除了个人能力匹配外,兴趣一般被认为是个人从事某项工作的原始动力之一。一旦兴趣发生转移,个体对原本工作的积极性就会降低,任何由非兴趣带来的任务或工作都可能遭到来自个体主观上的排斥。在这种情况下,无法避免的非兴趣工作显然无法带给个体愉快的体验。这种情况导致的倦怠感可能是暂时的,也可能是长久的,取决于兴趣转移与回归之间的时间关系。
  相对剥夺感也可能导致工作满意度的降低,带来工作倦怠感。相对剥夺感可能是情感上的,也可能是收入上的。情感上的相对剥夺,比如上司对于自己能力相当甚至不如自己的同事格外器重,从而给个体带来情感上的挫败感,工作积极性将因此受到影响。而收入上的相对剥夺通常是同类职业间的相互比较产生的结果。这两种相对剥夺感,是现代职业倦怠最常见的诱因。
  其他事务的干扰也可能给个体带来职业倦怠感。这里所说的其他事务的干扰通常指的是来自工作以外的其他事务。比如家庭、生活等事务。这些事务所带来的或情感、或时间上的干扰,可能导致个体工作注意力的降低,工作压力的骤然提升。当然,这类原因导致的职业倦怠感通常是短暂的,容易克服的。
  客观的原因指的是,那些直接来源于与工作本身有关的因素对个体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的影响。比如,工作任务和内容的频繁变换、个人能力与工作要求的匹配程度、社会评价与比较的压力、付出与回报之间的关系等。
  工作任务和内容的频繁变换可能导致个体对工作本身的掌控度降低。要应付频繁变换的工作内容要求需要个体付出更多的精力。这无疑会给个体带来工作上极大的压力。这往往是导致从业人员产生职业倦怠的直接原因。
  个人能力与工作要求的匹配也是个体感受到工作压力的重要原因。比如,Maslach 等人认为,个体与工作不匹配程度越高,个体体验到的倦怠就越严重。当员工与工作环境中工作负荷、控制感、报酬、沟通、公平、价值观等方面中的一个或几个方面长期不匹配时,就会产生倦怠,失配时间越长,失配方面越多,产生倦怠的可能性就越大。
  职业、社会评价和比较带来的压力感也可能给个体带来工作上的额外负担,造成职业倦怠感。Hobfoil 认为,工作要求过高容易导致倦怠。工作要求主要包括角色模糊、角色冲突、压力事件、过重的工作负担和紧张的工作气氛等等。这类职业倦怠通常在职称评定和职业晋升过程中表现的尤为明显。
  努力——回报之间的差异也是造成工作倦怠感的客观原因之一。Siegrist 从社会交换理论的角度提出了工作倦怠的“努力——回报模型”。他指出,当“投入”超过“产出”时,往往容易产生工作倦怠。Brissie 等也发现,教师的个人回报感越强,工作倦怠水平越低。
  关于职业倦怠的干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认知的改变,要求个体清楚自己的能力和机会,不因不恰当的期望和努力失败而产生倦怠;
  (2)以更积极的方式应对问题而不是逃避;
  (3)归因训练,使个体成为更加内控的人;
  (4)更积极表达自己的意见,尽*5可能改变环境;
  (5)单位对个体的扶持与关怀;
  (6)社会对个体的宽容与理解;
  (7)合理的饮食和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