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机场做成购物广场已经是一种趋势。”光大证券机场行业分析师邓红梅说,“在国际上,很多机场商品的价格就跟市区一样,甚至还有特地前往机场购物的消费者。”
  但是,在国内,长期以来居高不下的商品价格,成为阻碍机场升级为购物广场的一道坎。据了解,国内机场在近年来已经陆续采取了降价措施,但是,其效果都不理想。
  上海机场集团从事非航业务多年的一位人士表示,机场商业的收入主要来自租金,国内部分机场还采取租金和提成的模式。由于机场的特殊性,投资大,回收慢,因此机场的租金确实很高。商家在竞标之后,为了收回成本,往往就会把这个成本转移到消费者身上。
  对于机场商品高价的现象,业内还有另一种流行的观点,即参照水、电行业的限价原则。由于机场和水务、电力等企业一样实质上是属于公用事业,处于自然的垄断地位,其所售商品的价格应该限定在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范围之内。不过,由于物价部门对机场商品的价格管理存在真空,这样的做法难度更大。
  上述业内人士表示,对于机场商品价格的监督,其认定标准仅限于价签是否规范、标示内容是否齐全等,商品价格的高低并不在标准之内,因为这一块早已放开,由商家自己决定。
  对此,邓红梅表示,香港机场的租金更高,但是香港机场就可以做到平价。她认为,这归根到底就是机场经营理念的问题。
  “关键在于机场是要做‘量’还是要做‘价’,”邓红梅说,“机场的租金高和价格高没有必然的联系。”
  邓红梅的观点和厦门空港不谋而合。钱进群表示,价格下调后,消费者会增加,有庞大的旅客流量作后盾,单位成本就会下降。尽管在短期内,商家的收益会有影响,但是长期来看,做‘量’比做‘价’更有前景。物价下调不仅会刺激旅客原有的必要消费需求,而且可以刺激旅客主动购物消费的欲望,带来更具成长性的中远期利益。
  不过,由于国内机场商业开发到目前尚无成功案例,业界对于厦门空港的机场商圈愿景仍持观望态度。
注册会计师微信号
专业的cpa考生学习平台与职业发展平台,干货满满,抢鲜分享。欢迎关注微信号gaoduncp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