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工作是一门培养具备“以人为本、助人自助、公平正义”的专业价值观,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熟练的社会工作方法等方面的知识和能力的复合应用型专业人才的社会科学。为帮助大家更好地报考社会工作硕士研究生,高顿小编整理了一批社会工作考研知识点,本文主要分享“社会性别理论”考研名词解析的详细内容。
社会工作考研名词解析
  社会性别理论是相对生物性别而提出的观点,认为人的性别除了天生具有的生物性别还有后天建构的社会性别,对社会性别的忽视引起了男女不平等。
  一、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
  人的性别有生物性别和社会性别两种。
  生物性别源自生物基因,是先天的;社会性别源自社会文化构建,是后天的,是可以改变的。一般情况下,人只注意到生物性别,却忽视了社会性别,正是对社会性别的忽视造成了男女不平等。
  二、社会性别理论的主要观点
  社会性别是一种社会身份,是社会化的产物,男性和女性的社会性别差异受文化和制度的影响。
  在传统社会中,由于女性在体力等方面的不足,男性对女性存在深刻误解,随着时间推移,女性成为受歧视的群体。通过对女性生物角色的延伸,形成了社会对女性的角色期望,这种社会期望是社会建构的过程,建构是后天的,也是可以改变的。传统的社会建构是利于男性的,社会性别理论是对传统社会性别关系的挑战和反对。个人的问题是政治的问题;性别存在于私人生活领域,也存在于公共生活领域。
  三、对社会性别理论的评价
  1、性别是与阶级、种族、民族一样源远流长的社会现象,但性别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研究者足够的重视。在正统的社会学那里,不管是社会角色视角、性别分层视角还是精神分析视角,性别总是作为研究对象和客体出现。
  2、不同的国度、民族、群体所面临的具体性别问题不一样,社会性别理论在不同的国度、民族、群体里面展示出不同的解释力和价值。
  本文内容整理自《社会工作概论》等参考书籍及百度百科。
  以上就是【社会工作考研名词解析之社会性别理论】的全部解答,如果你想要学习【考研专业课】更多这方面的知识,欢迎大家前往高顿考研考试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