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参考书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版
2.王宏建:《艺术概论》,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0版
第二部分 考试内容
一、艺术的本质与特征
1、关于艺术本质的几种主要看法:
(1)客观精神说。(2)主观精神说。(3)“模仿说”或“再现说”。
2、马克思明确提出“艺术生产”的概念给艺术学研究提供的启示。
(1)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的起源、性质和特点。
(2)从艺术的性质和特点来看,艺术生产理论告诉我们,艺术作为审美主客体关系的最高形式,艺术美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艺术是对客观社会生活的反映,另一方面艺术又凝聚着作家艺术家主观的审美理想和情感愿望。
(3)艺术生产理论揭示了艺术系统的奥秘。
3、艺术具有形象性、主体性、审美性等基本特征。
二、艺术的起源
艺术起源的五种学说:(1)艺术起源于“模仿”。(2)艺术起源于“游戏”。(3)艺术起源于“表现”。(4)艺术起源于“巫术”。(5)艺术起源于“劳动”。(6)关于人类实践与艺术起源的多元决定论。
三、艺术的功能与艺术教育
1、艺术的功能与作用
(1)审美认知作用。(2)审美教育作用。(3)审美娱乐作用。
2、关于“艺术教育”。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其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艺术教育承担着开启人的感知力、理解力、想象力、创造力,使人的内心情感和谐发展的重任。
四、文化系统中的艺术
1、关于“文化”的定义,较有影响的是19世纪英国人类学家泰勒在《原始文化》中提出的:“所谓文化或文明乃是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包括作为社会成员的个人而获得的其它任何能力、习惯在内的一种综合体”。
2、文化,作为一个大系统,包含着诸多子系统。从总体上讲,文化大系统主要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大要素,而它们又包含着许多更低层次子系统。在精神文化中,又包含着哲学、宗教、道德、科学、艺术等许多子系统。
3、艺术与哲学、宗教、道德、科学的相互关系。
五、艺术创作
1、艺术家
(1)艺术家是艺术生产的创造者。艺术家是专门从事艺术生产的创造者的总称。艺术家应当具备艺术的天赋和艺术的才能,掌握专门的艺术技能和技巧,具有丰富的情感和艺术的修养,通过自己的创造性劳动来满足人们特殊的精神需要即审美需要。
(2)艺术家的特征。
第一,艺术家内部有多种多样的职业和分工。第二,真正的艺术家往往具有为艺术而献身的精神。第三,艺术家具有敏锐的感受、丰富的情感和生动的想象能力。第四,艺术家具有卓越的创造能力和鲜明的创作个性,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第五,艺术家必须具有专门的艺术技能,熟悉并掌握某一具体艺术种类的艺术语言和专业技巧。
2、艺术家与社会生活。
(1)任何艺术作品都是艺术家对于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和艺术创造的产物。从创作客体来讲,社会生活是创作的源泉和基础,艺术创作不能离开客观现实社会生活;从创作主体来讲,艺术家总是属于一定的时代、民族和阶级,艺术创作归根结底受着一定社会生活方式的制约,也与艺术家本人的生活实践与生活经历密不可分。
(2)艺术家对社会生活的这种观察与感受又分为直接体验与间接体验两种情况。
2、艺术创作过程
(1)分为艺术体验活动、艺术构思活动和艺术传达活动三个阶段。
形象思维的概念及其特征;灵感。
(2)无意识的概念与分类。
3、艺术风格“艺术思潮”
(1)艺术风格的概念。
(2)艺术风格多样性的形成:第一,艺术风格的多样性。第二,艺术风格的形成更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和艺术追求。第三,艺术风格的多样性,还来自审美需求的多样化。
4、艺术流派的概念与类型。
六、艺术作品
1、艺术语言的概念。
2、艺术形象的分类。
3、艺术意蕴。
(1)艺术意蕴的概念。
(2)如何加深对艺术意蕴的理解。
4、典型的概念
5、意境的概念及其特点。
七、艺术鉴赏
1、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凭借艺术作品而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造活动。鉴赏的本身便是一种审美的再创造。
2、艺术鉴赏的重要意义,艺术鉴赏作为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3、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1)注意。(2)感知。(3)联想。(4)想象。(5)情感。(6)理解。
4、关于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1)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2)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3)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
5、艺术批评的作用与特征。
以上就是【2024浙江师范大学考研663艺术概论考试大纲整理!】的有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考研资讯,请登录高顿考研考试网站查询。
另外2024考研的小伙伴复习到哪里了?小编贴心为你们准备了丰富的学习资料,点击蓝色卡片即可获取哦~有没有用看看就知道啦!还有更多惊喜等着你~快来领取吧
祝大家备考顺利,考研成功冲冲冲!